当前位置: 中国社区工作网 > 第三届全国社区社会服务与管理创新推进会
在社区网格化服务与管理专题交流会上的讲话
来源:中国社区工作网

同志们:

    李晶总干事把社区网格化服务与管理作为新一届第一次常委会工作交流的主题,这是对我们近年来探索社区社会管理格局的发展和提升,这也是对党的十八大和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精神的贯彻落实和实践创新。社区网格化服务与管理,是多年来我们社区社会管理关注的热门话题,因为党和政府的重视,因为居民的支持,它在城市管理、综治维稳、服务民生、调动群众积极性的作用都很明显。七月一日,中央电视台播了乌鲁木齐街道的一条新闻,就高度赞扬了他们社区网格化服务与管理在优化社区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中所做的贡献。这次常委会收到的社区网格化服务与管理的专题材料不少质量和水平都很高,占领了我国社区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新高地,代表了我国社区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新水平,是党的十八大以后社区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新成果,是在座常委单位同志们对社会建设和社区建设做出的新贡献。据我所知,这样规模的社区网格化管理问题经验交流和理论探讨,这在全国还是第一次,我们又开了一个先河。就社区网格化服务与管理这个专题而言,我认为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社工委、哈尔滨市道里区人民政府、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政府、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街道、天津市和平区体育馆街道、上海市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上海市浦东新区花木街道、哈尔滨市道里区抚顺街道、南京是栖霞区仙林街道、南京市鼓楼区宝塔桥街道、厦门市湖里区湖里街道、广州市海珠区南华西街道、深圳市南山区招商街道、重庆市渝中区民政局、重庆市渝中区解放碑街道、兰州市城关区白银路街道、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南湖北路街道的材料都很不错,都算的上是精品,是国家级水平,特色鲜明、质量很高,力度很大,效果很好。社区网格化管理有这样好的成绩,有这样令人满意的深度和高度,实属不易,这是同志们对我国社区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做出的新的贡献,在这里,我向同志们表示敬意和感谢!
    网格,是信息化技术的派生物。网格化治理模式发端于2000年前后的数字化城市建设。当时城市管理者的目的,是期望通过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来强化和提升一定范围内的社会公共服务。2003—2004年这项治理模式引起一些地方高层领导的关注,当时的中共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就是其中的一个,上海率先把网格化治理与以“维稳”为主要目标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相结合,并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从党的建设网格化、工会工作网格化、妇联工作网格化延伸到一些行业、包括对基层社会的管理,社区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2004年底,上海市普陀区、浦东新区,北京市东城区开始对社区网格化管理进行设计和探索,受到北京、上海两个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街道的“强机制、重实践、抓成效、扎实开展服务管理创新工作”和曹杨新村街道的“创新探索网格化管理,同促共进美丽曹杨”就是这些丰硕成果的新发展。在这里还要指出的是,南京市栖霞区仙林街道的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服务在全国也是一流水平、领先水平。他们“网格连心、服务为先、多元联动、协同发展”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曾在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中共南京市委、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社区网格化管理“仙林模式”论证会上,受到中央组织部、中央党校、民政部、国务院发展中心、国家信访局的一致好评,在这个论证会上,本会还专门给他们颁发了一个“全国社区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示范街道”的牌匾。上述所有这些单位,应该说都是我们全国城区、街道社区网格化管理创新的标兵和旗帜,学习的楷模与榜样。
    社区网格化服务与管理,为什么这样具有活力?这样受到大家的青睐,我认为:
    一、从管理角度讲,社区网格化是推进服务和管理的最好形式,它纵到底,横到边,无缝隙,全覆盖,不留死角,可以消除服务的错位与缺位,可以避免管理的弱点与盲点。胡锦涛同志曾经说过:“推动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同机制互联、政府引领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形成对全社会进行有效覆盖和全面管理的体系”。社会或社区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就是对胡锦涛同志这一重要讲话的最好阐释。
    二、有利于打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界限,加大权力格局和利益格局调整的力度,强化城区、街道、社区、网格块块的功能。
    三、现在是公共管理时代,只有大家参与管理,才能出现大智慧,网格化管理有利于发动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共建社区网格化事务,共享社区网格化成果。
    四、社区网格化服务与管理,为“政府社会治理”和“社区居民自治”找到了一个最有效的联结点,是官民共治的最优平台,也是“居民自我管理”的有效举措。
    五、社区网格化体制是一个精细化的机制,是一个严谨化的机制,有利于完善网格体系,拓展网格内容,发挥网格效能,优化网格环境,提升网格水平。
    六、网格化体制是一个快速应对社会问题和处理风险危机的应急机制,一个有效的政府,是把社会问题解决在其发生之前,而不仅仅是出了问题才去如何应对、如何解决,这就要求提高政府的战略思维能力、预警能力、监测能力和快速处置能力。网格化管理最大的优势就是它在风险危机面前能见微而知著,能迅速应对,能将矛盾和问题消除在第一线,化解在萌芽状态中。
    七、网格化体制是一个密切和群众相联系机制。是一个直接面对群众诉求的桥梁纽带机制,是以一个可以快速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服务民生机制,是一个国家、企业、社区、民众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全能机制。
    八、网格化在社会转型时期,可以促进新市民、“陌生人”、原子化个人的组织化程度,可以尽快提高他们的城市化、社会化和现代化水平。
    九、网格化的服务与管理,是加强城区、街道、社区工作数字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十、网格化服务与管理,标志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国家工作重点的下移,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我们强化党的执政基础的一个重要举措。
    十一、社会管理创新,一方面是加强社会管理制度建设,开发社会管理体制资源;另一方面是扩大公共参与,再创新的社会管理权力结构,推进社会管理的与时俱进和持续发展。社区网格化管理和服务,正在担当此任,所以它方兴未艾,还任重道远。
    现在有一种误解,说社区网格化管理影响了居民自治,导致了社区工作行政化。我认为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
    1.自治不是自发和自流的。中国特色的自治,是在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结合的前提下的自治。网格化管理是国家治理、社会(包括企业)治理和自治治理的共同体,居民参与网格化的治理是最好的自治;
    2.如果说社区有行政化倾向,也不是这些年的网格化管理造成的,它与多年来社区建设组织者的制度设计直接相关。况且,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和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都强调了党的领导和政府主导的核心关键作用,这是我们中国执政理念必需的,这也是我们有别于西方那些所谓的自治;
    3.我们还发现,有些同志经常爱提“小政府大社会”这个口号,“小政府大社会”是从西方政治学和行政管理学引进过来的,这是一个陷阱,其实,西方国家的政府不仅在他们国家、而且在全世界都颐指气使,从来没有小过,我们千万别上当。从前面的“社会管理格局”和社会管理体制不难看出,我们的体制并不是一个“小政府大社会”的体制,实际上是一个强大的党、强势的政府的体制。我们一定要坚持我们的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因此,我们现在提建设“服务政府”、“法治政府”和“责任政府”、“廉洁政府”都是可以的,但要说“有限政府”、“小政府”、“弱政府”我认为都是行不通的。我们党、我们国家长期以来的经验也证明,我们之所以能集中力量办大事、能经得起长期的国际国内风云变幻的考验,不能说不与我们有一个强大的党和强势的政府相关,同时也是和我们有一个强势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些分不开的。到2021年我们要实现全面小康,到2049年我们要建成现代化强国没有一个强大的党、强势的政府和强势的社会制度是不行的。在我们国家,我们的价值取向是不希望谁大谁小,我们提倡强政府、强社会、强市场、强社区,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服务就是实现强化社区的一个标志性工程,从而达到国家、市场、社会、社区互赢和共赢的局面,这不仅是我们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也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共梦的奋斗目标。我们应该不懈的为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