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码,关注《社区工作通讯》
() - 在线查看《社区工作通讯》内容
- 原《内部参考文稿》查看
2013年智慧团结湖建设工作将紧密围绕打造“5A+5S”型和谐、宜居、智慧、幸福的新街道整体工作思路,积极跟踪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云计算、3D等信息化发展趋势,紧密结合社会热点、舆论焦点,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亟待解决的资源有限与当前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矛盾,力求便民、利民、惠民,积极探索、务实创新,全面开创团结湖智慧街道建设新局面。
一、工作目标
在保持智慧街道建设全市领先基础上,力求达到全国领先水平;积极探索建立在国际上有影响的智慧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体系,形成集“理论框架(Theory)、学术论文(Thesis)、专利成果(Patent)、成熟系统平台(Platform)、标准运维规范(Standard)、良好居民体验(Satisfaction)”“六位一体”TTPPSS团结湖智慧社区建设模式;坚持贴近居民、实事求是,巩固已有建设成果,大胆创新实践,注重统筹协调,逐步扩大应用范围,提升居民知晓率、使用率、满意率,不断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二、工作任务
1.探索建设具有团结湖特色的智慧街道标准体系
结合已有建设成果及当前实践,从智慧街道建设理念、建设体系、组织架构、项目标准、制度规范、运维保障和更新升级等多方面全面总结提升,探索建设符合时代科技发展、具有广泛推广意义、体系标准完备、日常运营稳定高效、后期升级拓展规范,在全国领先的智慧街道建设体系标准。进一步提高智慧团结湖建设的整体水平,为智慧朝阳、智慧北京乃至智慧中国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2.进一步完善已有平台及配套制度建设
(1)掌上团结湖平台深入推进。加快苹果ios系统、windows系统掌上平台的开发和发布,不断完善系统功能,进一步拓宽覆盖面、提升使用率、培养忠诚度、增强凝聚力。着重掌上平台在中青年人群中的普及,完善智慧网格功能,促进居民社区自治,积极探索社会管理和社会发动新模式;积极培育线上线下活动,形成良好互动,建设熟人社区,推进诚信邻里文化。
(2)智慧信息机、三微平台持续改进。贴近居民需求、深入居民进一步调研,加强与各业务口对接,不断改进、优化、拓展、延伸智慧信息机各项功能,如增设3D团结湖服务平台栏目版块等。在微博、微信、微群的基础上,不断开辟新的渠道吸引各类群体参与社区管理,进一步做好居民反映问题的派遣、处理、回复工作,切实发挥好平台的中枢作用,不断提高居民参与度、满意度。
(3)一号定位系统功能不断延伸。基于一号定位系统和已建成应用平台,研发一号定位系统智慧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更高品质生活信息服务;为街道城市管理、综治维稳、应急处突和为民服务提供更有力支撑。探索建立一号定位掌上平台,并在符合法理、伦理、道理情况下,适度开放给居民和社会单位,实现安全方式共用、科学方式共享、便民方式共惠。
(4)加强制度规范建设,完善激励奖励机制。进一步完善街道信息化建设、智慧社区建设的各项制度规范,建立智慧团结湖各类平台激励奖励机制、考核目标等,进一步规范各部门、社会单位、社会组织的职能权责,充分发挥各单位、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热情,从制度上切实保障智慧团结湖建设的快速有序开展。
3.加快新平台新应用建设速度,提高居民满意度
(1)3D团结湖智慧家园服务平台、3D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和3D团结湖公园漫游平台
建设覆盖居民吃、住、行、游、购、娱、健七大需求,具有全景导航功能的3D团结湖智慧家园服务平台;建设以公共文化服务和市民文化展示交流为主的3D团结湖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以市民、文体队伍文化交流、街道整体风貌展示为主的3D团结湖公园文化漫游平台。
(2)智慧家居养老试点建设。以安全、健康、服务三大主题为重点,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探索智慧家居为老服务、为残疾人服务,实现可靠、便捷、实用的智慧家居养老体系;建设燃气防泄漏报警监测、智慧家庭信息机、智慧监测感知、智慧医疗等平台系统。
(3)针对特殊人群的服务终端建设。以老年人、残疾人、智障群体等特殊人群为重点,建设防摔倒、防走失的感知终端和物联网系统,进一步提升特殊人群的生活品质。
(4)智慧协同系统建设。结合地区实际和工作需求,初步探索整合街道层面所有的智慧应用系统、业务及数据,实现街道全业务、全数据的互联互通和一体化应用。
(5)智慧街道运维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智慧街道软硬件投入,进一步梳理信息更新、运营维护、信息安全等流程,理顺关系、提高标准、完善制度、优化资源、提升效率,建设相对完善的智慧街道运维体系和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