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码,关注《社区工作通讯》
() - 在线查看《社区工作通讯》内容
- 原《内部参考文稿》查看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社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街镇工作协会会长 潘烈青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很关键的就是要逐步建立跨界的合作机制,也就是要建立政府、社会、市场、公众共同参与合作的平台和机制,来解决转型和发展中社会现实问题,特别是民生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尽可能把社会培育出来,让人才成长起来,推动和促进社会进步。
为此,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注意实现四个转变。
一是工作思路上,从原来比较强调投入、要转到多考虑行政成本、考虑不为今后的改革设置障碍、要看清发展趋势。因此,切忌搞虎头蛇尾的“花瓶工程”。充分尊重和遵循社会建设和发展的规律,减少用政府意志代替社会意志的做法。创新的时候一定要论证此项工作能否长久、有没有生命力。
二是从工作内容上,从原来比较强调政府管理的需求,要转到更加积极、有针对性地回应社区居民最关注的民生需求上来。这方面教训是很深刻的,很多工作是从推进部门的角度思考,看似“热热闹闹”力度很大,但老百姓却没有感觉。
三是工作对象上,从原来比较重视关心10%的弱势群体,转到研究关心实有人口上来。上海有一次居(村)委换届选举时,我们请高校作跟踪调研,他们反映选举中存在“四多四少”现象,即:农村参与的多,城市参与的少;老年人参与的多,中青年参与的少;弱势群体参与的多,白领、精英参加的少;熟人社区参与的多,陌生社区参与的少。这就引起我们的反思,如果90%的白领、精英、上班族不关心社区工作,那么和谐社区还怎么来创建?因此,只有我们在做好更需要关心的10%的弱势群体服务的同时,也要研究、关心更大群体居民的服务,激发社区所有成员的积极性与热情,社区自治和稳定才能有保障。
四是工作方式上,从原来主要由政府包揽直接提供服务,要转到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志愿等多种主体和多种机制的综合作用上来,真正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多发挥主导作用。
近几年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突出党建引领下,重点做好四件事:
一是着力完善三个层面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4+1”、网格、社区。即:居民找政府办事进一门式中心;居民要交流、交往、交融进文化活动中心;居民要看病吃药等进卫生服务中心;另外就是基层社会管理的综治中心;也就是社区生活服务中心,应突出功能建设。除此,在网格层面打造15分钟生活服务圈,在社区居委会因地制宜打造服务平台。
二是街道社区整合资源探索共治,即共同治理。为什么要探索共治?主要考虑社会转型期,矛盾突显期,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利益的多元化,党的执政能力要加强,执政方式需要改变;从单一的行政管理(刚性),要采用柔性的、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需要多元主体参与;“小政府大社会”需要真正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管理格局。
如,很多地方在研究撤消街道办事处的问题,实际这个问题上海96年就研究过,02年我与民政部基政司也讨论过,11年社区建设大调研时市委也提过这个问题。我们感到扁平化管理是个趋势,但撤消街道办事处必须具备几个条件:即基层政府规模设置要适中(不易过大);社会要培育成熟,有很多社会组织可以承担政府一些管理与服务的工作;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强大了;社会历史遗留与发展中的大矛盾化解的差不多了,不再突出了。这时才有可能去研究街道办事处的去留问题,所以探索共治,就是为了创造条件,向撤销街道办事处平稳过渡。
共治的核心是参与互动要解决社区成员主动参与履行和承担社会责任。推进中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件事:1、要处理好共治与共建、自治的关系;2、要建立参与平台和运行机制;3、要制定完善游戏规则,“三议一不议”,即可以商议、可以建议、可以评议,但不作决议。我们通过民主协商形成共识,用共识作为社区生活共同体每一个成员的共同目标来推进工作,但不是强制性的,是柔性化的方式,大家容易接受。
三是社区居委会服务居民推进自治。这是法律赋予的职能,要推进自治必须理清几个问题:1、社区居委会的地位和作用、这是法律规定的,具有政权色彩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2、自治的内容,“三自”包括与之相关的行政工作;3、自治的方法,用社区的资源、社区的力量、解决社区的问题,讲到底就是走“群众路线”,原来我们代老百姓做主的太多,现在要真正让百姓自己当家作主。4、要处理好与政府、社区党组织和其他组织的关系。
推进居民自治的过程中要注意几个问题:1、社区居委会设置规模不宜过大,过大无法形成熟人社区;2、社区居委会委员一定要属地化,这样才能真正得到社区居民的信任和支持;3、要创造条件。主要是“减负增能”,下移的行政工作要用自治的方法,也就是依靠社区资源和力量共同来完成。4、要引导和培育,让社区干部学会怎么样通过宣传引导,把党和政府的主张,化为群众的意念。
抓典型引路,上海通过创“自治家园”建设,培育群众感兴趣的参与平台,培育群众兴趣爱好的团队,培育社区精英,来逐步加强社区居民参与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的热情。
四是培育社会。我们市民政局从09年开始,每年拿出5000万或1个亿专门用于政府购买服务。打造了全市性的公益创投和公益服务项目公开招投标,有力推动和促进了社会组织的快速发展,使原来基层特别是社区居委会想做没能力做的民生服务项目得以落实。逐步实现社区“管理出实效、群众得实惠、基层有活力”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