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码,关注《社区工作通讯》
() - 在线查看《社区工作通讯》内容
- 原《内部参考文稿》查看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社区工作委员会召开第26届全国区街镇工作年会
鼓励创新 依法深入推进社区建设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社区工作委员会第26届全国区街镇工作年会、首批全国法治社区建设示范单位表彰会、第二届全国模范小巷总理表彰会“三会合一”,近日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联合召开。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巡视员蒋昆生、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副会长王国英、宁波市镇海区区长魏祖民、宁波市民政局局长杨雄跃等,与国内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获奖单位和个人代表以及来自全国20余个省份的社区工作者代表共300余人共聚一堂,围绕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助力社区全面进步三个主题,采取主旨发言、典型介绍、专题会议、专家演讲等方式,展开热烈探讨。
与会者认为,紧紧围绕中央决策的最新要求和基层建设的最新需求,科学确定年度工作主题,不断引领委员单位和各地基层社区改革发展,为城乡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做出积极贡献,是中国社工联合会社区工委成立26年来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该机构受到广泛欢迎的原因。
鼓励创新、交流经验,发现典型、以点带面,是社工委的工作主线和着眼点。因此,会议地点必定是社区建设或其某方面工作在全国领先的地区。魏祖民以宁波市镇海区委副书记、区长的身份向与会代表介绍了该区创新推进城乡社区建设的具体做法,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
近年来,镇海区委、区政府坚持从“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高度看待基层基础工作,把城乡社区建设摆上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位置、列入党委政府重要议程,推动基层社会体制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一是坚持法治为纲,努力打通社区体制脉络,建立“一委一居一中心”社区管理体制,理顺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便民服务中心、居务监督委员会等的组织关系,有序实施“五多”问题清理工作,制定基层组织运行底线规则,推行“民意体检”规范农村小微权力运行,全面推动社区用权力做减法,给责任做加法,促使社区“还权、赋能、归位”。二是坚持见微知著,努力做精做细民生服务。在率先全省实现农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全覆盖、基本建成城乡统筹的社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上,着力构建“微民生大服务”工作体系,通过打造全覆盖、无障碍的居民说事网,建立完善微心愿发布认领、微事务办理反馈、微项目实施运行等工作机制,积极回应基本公共服务未覆盖的个性化微小需求,已投入近亿元。三是坚持多元参与,努力下活社区治理“一盘棋”。创新实行部门联动,共同编织纵横交织、功能互补的社会组织孵化网络,不断发挥政策促动、项目推动、能人带动等积极作用,助推居民自治会、和谐共建理事会、商居联盟等上千家社区社会组织在各个社区悄然萌芽、蓬勃发展。四是坚持重心下移,努力提升基层网格治理实效。建立完善区、镇街、村社区、网格的四级管理服务机制,开展以事件处理为核心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全面整合基层重叠交叉的各类网格和力量资源,率先全市推行“一门受理,后台协同办理”的“全能社工”模式,并以信息化为手段,构建起纵向贯通、横向集成、共享共用、智能智慧的综合信息平台,实现信息系统与基层网格“两网融合”。五是坚持示范引领,努力形成联动发展良好态势。实施“一社一品”社区特色品牌创建工程,建成了全国首批敬老文明号、浙江省首家社区科技馆等基地,涌现了十里红妆、镇海龙鼓等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获奖作品。同时,实行城乡社区、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共建结对,选派社区工作者跨市、跨区、跨镇(街道)分层挂职交流,促进城乡社区互动、互学、共建、共享,全区社区发展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蒋昆生在主旨发言中说,浙江省历来重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城乡社区建设各项工作均走在全国前列;宁波市是社区建设起步较早的城市之一,在社区信息化建设等很多方面形成了具有广泛影响的发展经验,特别是镇海区城乡社区建设的创新探索,符合中央要求、符合改革方向、符合群众意愿,值得各地在深化社区治理创新的过程中学习借鉴。他同时结合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将社区治理创新纳入国家治理现代化总体布局的新要求,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区建设的五项重点工作:一是要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缩小城乡社区差距;二是要积极推进城乡社区协商,完善社区治理格局;三是要积极推进社区减负增效,释放社区自治活力;四是要积极推进“三社联动”,凝聚社区发展资源;五是要积极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增强社区服务功能。
会上还对获得全国法治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法治社区建设示范街道、全国法治社区建设示范社区以及第二届全国模范小巷总理称号的获奖单位及个人进行了表彰。(王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