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码,关注《社区工作通讯》
() - 在线查看《社区工作通讯》内容
- 原《内部参考文稿》查看
积极引导 鼓励扶持
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天津市和平区民政局
一、基本情况概述:
截至目前,全区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共计264个,其中社会团体77个,民办非企业197个;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3232个;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的社会组织全部组建了党组织。2016年,全区社会组织实现营业收入6亿元,税收600多万元。经过近几年的培育和引导,社会组织服务社会能力逐渐提升,数量不断增加,截止到目前,和平区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社区社会组织近百个,社会组织党组织应建、已建率达到100%,社会组织法人治理结构基本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较为健全,在从业人员中有6783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没发生过不良社会影响事件。目前,全区社会组织已遍及教育、科技、卫生、民政、综合治理、法律维权等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平区的社会组织在拓展社区服务渠道,整合社会资源,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内容,参与公共事务管理,释放社会压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主要做法:
(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强对社会组织的领导
1、搞好顶层设计,合理规划布局。作为社会和谐的“粘合剂”和服务创新“催化剂”,社会组织在完善社会治理方面的作用愈发突显。我区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社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切实将和平区社会组织发展纳入区委、区政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为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公共服务当中,我区投资2000多万元筹建了和平区社会组织孵化中心,以需定供,延长政府手臂,有效地发挥了社会组织协同治理的作用,成为了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补充力量,目前入驻孵化中心的社会组织24家,壳外接受指导的社会组织100家。
2、明确发展方向,把握发展规律。我区将国家明确的四类社会组织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着力培养和塑造更多以“金融”、“楼宇”为重点的行业协会商会,更多关爱社会,志愿奉献的公益慈善组织,更多汇聚专业精英、繁荣科技文化的学术科技组织,更多能够提供一流服务,富于社会责任的社会服务机构,更多植根社区、服务群众的社区社会组织,为“美丽和平”建设增添活力。去年孵化、扶持各类社会组织100余家。在鼓励发展的同时,继续施行业务主管单位与登记管理机关双重管理体制,特别是对政治、法律、宗教类的社会组织做到发展有序、管理到位、作用有益,切实把社会组织发展成为可以“放得开”、“管的住”的重要力量。
3、解决发展难题,建立议事制度。为破解社会组织发展过程当中的瓶颈问题,更好地畅通信息的互联互动,我区建立了区级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每年年初均召开各业务主管部门联席会议,及时研究解决社会组织在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改进管理制度,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1、简政放权、政社分开。着力去除社会组织的“行政化”色彩,逐步撤回伸向社会组织的“有形之手”。改变政社不分、管办一体等问题,逐步恢复社会组织的本质属性和应有活力。去年,我市开展了社会组织清理兼职活动,为社会组织的发展积极创造宽松的空间,将社会组织从为政府的跑腿的“伙计”变成与政府共同合作的“伙伴”。
2、转变身份、扶持引导。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方式积极推进“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向社会组织让渡公共服务职能,从无限责任转为有限责任,从划桨人转为掌舵人。让人民群众更多地按照法律准绳和道德规范进行自我管理、自我调节,降低行政成本和管理代价,有效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去年,我区开展了116个公益创投项目,范围涉及养老、医疗、教育、环保等多个方面,通过公益创投活动的开展,解决了老百姓的需求,密切了组织,发挥了“三社联动”的积极作用,创新了社区服务管理新机制。小白楼街为防止老年人走失了“爱洒回家路”项目入围了“全国最具影响力社工项目”,和平区劝业场街的老军医志愿服务队项目当中多名队员被评为“天津好人”,被各大媒体纷纷报道。
3、专项扶持、增强“造血”。为增强我区社会组织的“造血功能”,我区专门设立社会组织发展专项资金,吸引更多人才智力优势进入社会组织,扶持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挖掘社会组织自身优势,鼓励引导其走入市场化道路,增强“造血”功能的同时服务更多有需要的人群。建设全区街道枢纽型社会组织,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为孵化社会有需求,居民有需要的社区社会组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针对“社会协同”、“公众参与”这两个相对薄弱环节,采用“造血”方式,重点在公益服务、标准化建设等项目上进行财政扶持引导,显著提升公益慈善、社会服务类等社会组织的功能作用,培养一批优秀领军人物、优秀组织和优秀服务品牌。
(三)注重引进、孵化,不断优化社会组织结构
1、抓住机遇、抢占先机。紧紧抓住“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难得历史性机遇,吸引国家级及各类优秀社会组织落户和平,发挥其在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去年,我们共引进孵化优秀社会组织32个,其中我区引进的为老年人做遗嘱服务的“中华遗嘱库”项目自入驻孵化中心以来,共接待老年人2000人次,为800余名老人免费做遗嘱声明,在方便老人的同时,提前化解了矛盾纠纷。
2、升能发展、优化结构。从2015年开始,我区走出以往社区社会组织以文体活动类为主体的传统模式,开始对居家养老、家政服务、社区物业管理、社区矛盾调解等与民计民生相关的社会组织,加大专业指导和扶持力度,不断增加其在社区社会组织中的比重。今年初开展的社区文体团队升能计划,采取由专业社会组织带动草根型社会组织开展公益活动的“1+
3、“四社联动”、作用发挥。积极推动“四社联动”机制的形成。打造我区专属特色“四社联动机制”,即区级枢纽型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孵化中心)积极整合资源,顶层设计,为全区社会组织提供培训、提升,督导等专业化,全方位,一体化的服务;街级枢纽型社会组织(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促进会)承上启下,除为各街社区社会组织提供资源链接,统筹规划外,监督指导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社区社会组织活动开展;社区(社区居委会)作为居民自治组织精准找准各社区的需求,设计,指导各类型公益项目的实施;草根型社会组织(社区自组织)参与公益创投项目的具体活动,提升能力,紧密组织,最终达到满足居民需求,承接政府职能转移,构建和谐社区的目的。
4、志愿引领、品牌效应。和平区是民政部确认的全国社区志愿服务的发祥地,多年来,社会公益事业一直是我们积极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和平区的社区社会组织在志愿服务精神的引领下,已成为社区服务、社区慈善、社区环保、社区教育、社区治安、社区矛盾调解等工作的重要力量,社会组织的成长壮大密切了党群关系,丰富了居民生活,提高了居民幸福指数,为美丽和平、和谐和平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服务监管并举,加强社会组织的自身建设
1、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主心骨”和“贴心人”的作用,在有条件的社会组织中全部建立党组织,并将社会组织党建纳入登记管理的全过程当中,实现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工作在社会组织中的全覆盖。以党建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保证社会组织发展的正确发展。
2、拓宽参政议政渠道。发挥社会组织在表达诉求、维护权益、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等方面的缓冲器、调节阀作用,将他们中的优秀代表纳入了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推荐范围,畅通了社会组织的利益诉求的表达渠道,为社会和谐共生,促进社会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搭建了平台。
3、建立健全登记管理机关、行业主管部门和职能部门的协调机制。建立健全管理信息定期通报、重要舆情即时研判、重大案情联合会商等横向联动机制和重要隐患预警、重大案件督办等纵向联动机制,做到严格执法,既要依法维护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又要依法查处个别社会组织违法违规活动,坚决取缔非法社会组织。进一步理顺管理机制,加大力度解决社会组织管理部门面临的人员、经费、设施和队伍建设等方面实际问题。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培养和发展社会必须遵循其内存规律和发展方向,今后我们将紧密联系我区实际情况,开展适宜我区区情的社会组织发展工作:
继续推进政府职能转移,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去年中办、国办出台的《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以及财政部《团鱼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支持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坚定了我们进一步通过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推进政府职能转移的步伐,今后我们将继续跟踪此项工作的开展。通过社会公益项目的广泛设立和开展,以项目带动社会组织、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激励我区社会工作专业队伍的进一步成长,推动我区专业社会工作的深入发展。
以志愿服务为引领,开展公益慈善活动。作为全国志愿者发祥地,紧紧依托志愿服务精神,打造各种公益慈善联盟,将志愿服务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3、孵化培育优秀的社会组织,服务和平区经济社会建设。十三五期间我区“5年内完成100家公益型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千名专业人才培养、数万户居民受益”的“百千万”已经拉开序幕。我们将培育大量“政府信得过、百姓用得上、服务靠得住”的各类社会组织,来提供为和平区的经济建设、民生发展提供更加专业化、精细化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