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码,关注《社区工作通讯》
() - 在线查看《社区工作通讯》内容
- 原《内部参考文稿》查看
当前位置: 中国社区工作网 >全国城乡社区治理推进会(克拉玛依)暨社区工作委员会2017年常委会议
规范服务标准 提升服务效能 深入推进社区标准化建设
天津市和平区
社区是社会的根基,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体系的基础,推动实现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天津市和平区为更加高效、优质、规范地做好社区服务工作,自2011年开展了社区标准化研究,通过6年时间的探索,使社区管理更加规范,工作职责更加明确,各项保障更加具体,提供服务更加到位,考核体系更加全面,管理成本大大降低。
一、社区服务标准 亟需建立完善
社区工作虽然同产品生产存在许多不同,但都应有各自的工作规范和质量检验标准。社区工作也是一种“公共产品”,也需要对社区工作的各个环节确立一整套详细明确的标准,按照明确的标准进行操作运行,使社区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因此,社区工作实施的标准化管理,既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加快社区工作管理升级的需要,也是更好地服务群众,加快美丽社区建设的需要。
(一)深入推进社区标准化建设,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迫切要求。社区是社会的根基,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体系的基础,推动实现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以推进社区标准化建设规范社区治理,适应了社区建设的基本规律和内在要求,指明了社区建设的标准和方向,有助于细化措施,增强法规政策的操作性;有助于明确规程,提高治理服务流程的透明性;有助于扩大参与,激发群众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动性,构建适应时代需求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二)深入推进社区标准化建设,是提升社区公共服务水平的必然选择。社区公共服务包括各类公共服务、志愿服务、便民利民服务、社会工作服务,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通过社区标准化将服务流程、服务行为加以固化,将能否按照标准提供服务作为社区工作者的工作要求,对于扩大社区服务规模、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增强社区服务效益、提高社区服务管理水平,促进社区范围基本公共服务的程序化、规范化、高效化与均等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深入推进社区标准化建设,是政府对社区进行科学管理的依据。社区标准化,对社区的组织机构、人员建设、基础设施、社区服务的内容及方式等方面做出了规定,为社区的建设提供了衡量的准则,使社区居民能够及时检验社区建设的成败得失,使社区工作者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了社区建设的目标和方向,为社区建设提供了评价准则,为政府部门进行社区建设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四)深入推进社区标准化建设,是建设美丽社区的重要举措。创建美丽社区是建设美丽天津的重要基础,是落实习总书记考察天津重要指示的实际举措。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这项工作,全市各区更是憋足了劲比学赶超。在社区范围建立健全服务标准体系,对提升社区内涵与层次,促进社区事业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提升社区建设软实力,增强美丽社区建设的综合实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制定标准体系 规范服务内容
和平区于2011年年初选择五大道街道三盛里社区作为标准化社区试点,采取社区工作与专业部门相结合的形式,经过许多调研和修改编写制定了《社区管理与服务标准体系》和《社区治理与服务标准化系列工作手册》,前者将社区工作从标准化理论层面加以规范;后者侧重社区工作人员的岗位操作实践,二者相辅相成,其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全面规范了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在编制过程中,我们把社区治理与服务标准体系分为3个子体系,16类规范标准,按照13个社区工作岗位每岗1册,制作了《社区治理与服务标准化工作手册》,另加社区运行管理1册,共14册,40万余字(具体内容请详见《社区治理与服务标准体系》及各岗位《工作手册》)。
(二)全面涵盖了社区整体工作。包含了社区环境标准、社区治安标准、社区文化教育体育标准、社区公共服务标准、社区卫生保健标准、社区帮扶标准、社区志愿服务标准、社区党建标准、社区治理标准、社区服务规范、服务质量控制标准、服务运行与管理标准、服务评价与改进标准、社区环境能源及职业健康与信息标准、社区财务设施与人力资源标准。
(三)突出四个方面。一是在体系总体设计上,将社区服务标准体系(GB/20647)与服务标准体系(GB/24421)相结合,充分体现社区治理服务的特点。二是没有局限于少数社工岗位承担的少量服务事项,而是把所有政府延伸到社区的政务事项全部纳入标准体系,做到了所有社区组织、社区岗位、社区事项全覆盖。三是构建以标准化为基础,以数字化为平台,以精细化为要求,以网格化为手段,以矩阵化为辅助的五位一体新型治理模式。四是突出便民服务,除政府部门委托服务事项外,对居民普遍经常遇到的取暖、吃水、噪声扰民、污水外溢等日常生活问题深入调研,归纳整理制定标准。
三、推进标准实施,加强标准宣贯
社区标准化建设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作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和平区委、区政府主动作为,边摸索、边实践、边总结、边改进,以齐抓共建的强大合力推动这项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周密组织。区政府一名区委常委、副区长牵头,设立了由区政府办、区质监局、区民政局、五大道街道办事处等单位为成员的项目指导联席会议机制,并下拨了专项经费。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并抽调五名街道领导、两名社区骨干会同市标准化协会专家组成编写小组。先后三次参加了国家标准委和市市场监管委组织的专题培训,认真制定了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有力保障了项目顺利进行。
二是总体设计,逐项梳理。在充分调研和反复讨论的基础上,设计了标准体系的整体框架,并组织街道、社区根据实际需要对各项工作进行逐项梳理。多次邀请社区建设工作专家和国家标准化研究院、南开大学等专家进行研讨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加以改进。
三是加强培训,强力推进。适时在全区推行试点,有计划、分层次地组织领导班子成员、机关干部、社区人员进行专题培训,强化全员标准意识,培养严格按规程办事的自觉习惯,按照全面掌握、对口熟悉、一专多能的步骤组织社工全体人员逐条学习,达到工作质量目标化,工作方法规范化,工作过程程序化,提高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
四是严格实施,持续改进。社区标准化建设不能搞成面子工程,按标准能实施是最终目的。我们坚决摒弃图好看写完就大功告成的想法,组织社区严格按标准落实。对照具体标准认真做好工作记录、作为考评改进依据,梳理和规范了12大类100项档案,街道制定了考评实施细则和奖惩办法。
四、用标准衡量工作,成效逐步显现
经过三盛里社区、五大道街道的共同努力,社区标准化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总结了社区领域标准化工作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了当前社区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发展形势,深刻阐述了进一步加强社区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有效地激发了广大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改变了社区工作者能力不足“不能为”、动力不足“不想为”、担责不足“不敢为”的问题。
(一)提高了社区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社区工作标准的推行,让社区群众对社区工作可检验、可评价,其成果也可以切身感受。在社区服务领域引入标准化管理的理念和方式,对于扩大服务产品提供规模、提高公共服务产品质量、增强公共服务效益、提高公共服务管理水平,促进社区范围基本公共服务的程序化、规范化、高效化与均等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社区工作者的群众观念、宗旨意识更加牢固,调解群众矛盾、处理复杂疑难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社区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二)社群关系更加融洽。社区工作者在思想上更加为民利民、工作上更加便民靠民、作风上更加亲民爱民,抓发展、抓民生、抓工作、抓实事的力度明显加大,一大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一大批棘手的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社区工作者与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群众对社区工作者的信任度、满意度不断提高。
(三)加强和创新了社会治理体系。通过标准制定实施,总结推广社区治理的经验与方法,细化措施,增强法规政策的操作性;明确规程,提高治理服务流程的透明性;扩大参与,激发群众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动性,构建适应时代需求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较好地解决社区工作杂乱繁琐,微观管理理论缺失的问题,对社区各项工作,各个环节进行了全面规范和系统整合,使之更具整体化、系统化和科学化。体系和手册为社区提供了社区应用理论和操作工具,起到了办事依据、服务规范、考评尺度、培训教材的多重作用。
(四)补齐了建构现代社区的短板。长期以来,社区工作主要依靠传统经验手段推进,越到基层越缺乏现代化手段保障与规范化制度支撑。在社区范围实行标准化,是运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社区的过程,是以现代管理理念谋划和建构现代社区的过程。通过推进社区范围管理标准化建设,逐步改变评比达标表彰等传统性、运动式、临时性工作手段,建立起常态化、可量化、自愿化、制度化工作手段,降低了社区管理成本,提高社区管理效能、促进社区减负。
来源:
中国社区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