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社区工作网 >全国城乡社区治理推进会(克拉玛依)暨社区工作委员会2017年常委会议
开启“543”工作模式 精心打造幸福和谐街区
吉林省延吉市公园街道
 
  吉林省延吉市公园街道位于延吉市西北部,东临烟集河、南靠布尔哈通河,下辖12个社区,辖区面积6.58平方公里,556个居民行政小组,辖区常住人口9.2万人,其中朝鲜族5.0万人,占总人口的54.3%。街道党工委下设1个社区党委、11个社区党总支,70个党支部,其中,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支部35个,党员共计2671名,有延边大学等37个驻街省州市企事业单位。
 
  近年来,公园街道紧紧围绕“创新发展,事争一流”的服务理念,按照“实际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以加强党建为统领,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创新思维、居民自治为途径,积极开启“543”工作模式,全力推动“幸福和谐街区”创建工作。
 
  一、构筑“五大基地”,打造区域特色品牌
 
  投入近80万元建立占地800㎡的延吉市杨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暨非公党群服务指导中心,中心内设党建部、青少部、老年部、城乡部、志愿者部等五个工作部,充分发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园辉社区党委书记林松淑的党建经验,成立“林松淑工作室”、乐帮联盟会、老来乐沙龙、育苗快乐屋、蒲公英爱心舍“五大”工作基地,架起党员服务群众的新桥梁。公园街道结合“五大基地”建设,立足服务,创新工作,精心打造幸福和谐街区的特色品牌。
 
  1、打造青少年工作品牌。在园辉社区建立了“蒲公英之家”,成立“保护儿童爱心协会”,扩大党建明星社区示范效应;在园月社区建立了“青少年阳光驿站”,争取民政、妇联及共青团等对口项目资金支持。社区依托蒲公英之家成立了“红领巾志愿者协会”、“三点半学校”,开辟了“第二课堂”、“快乐周末读书室”,为留守儿童提供课外辅导、体育游戏和兴趣拓展平台,此外保护儿童爱心协会被“英国儿童救助会”纳为援助对象,获得11.4万元活动经费支持,初步形成了“活动全方位、服务全天候、构筑零距离、和谐邻里情”的青少年特色工作品牌,实现了留守儿童有人帮、贫困孩子有人扶、流浪少年有人管、学生放学有处去的良好局面。
 
  2、打造社工服务品牌。注册成立延吉市杨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与延边大学携手建立社会工作实践教育基地,为社区专业化人才培养奠定基础。鼓励社区工作人员参加社工考试,定期组织社工培训,将社工的专业化服务融入社区服务,2017年公园街道已具有专业社工资格达20余人,社区工作人员报考专业社工资格共34人,社工服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已初见雏形。
 
  3、打造群众文化品牌。充分发挥市民艺术学校作用,传承假面舞等民俗文化艺术品牌,全力做大、做强6个特色民俗群众文化艺术团体。组织排练的《奔腾》、《长白鼓韵》等节目在州市各类大型演出中崭露头角;园锦社区阿里郎艺术团《顶水舞》荣获全国第二届“七彩云南杯”少数民族歌曲、服饰、民族乐器公益展演一等奖,被评为“民族之花”;园辉社区故乡艺术团荣获“2016年第二届中老年(香港)艺术文化节”三等奖,阿里郎艺术团和故乡艺术团声名远播。2017年引进延边健身舞蹈协会入驻杨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免费为居民群众提供公开舞蹈课程,为辖区修建2处门球场地,1处体育健身场所,争取到4套健身路径配发给社区,组织开展了街区运动会、文化艺术节及睦邻节,搭建了“公园街道快乐大舞台”,以“三讲三爱”、“廉洁家庭”、“亲情社区”、“孝文化”“千叟宴”等载体活动为主题,不断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要,全力打造群众文化艺术品牌。
 
  二、搭建“四个平台”,强化为民服务意识
 
  公园街道地处城乡结合部,老年居民多、外来流动人口多、贫困居民多,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结合创建党员服务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载体活动,创新思路,搭建各类志愿服务平台,引领辖区广大党员及工作人员投身基层、服务民生。
 
  1、搭建“1+1”帮扶平台。通过街区网格排查,建立贫困党员、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帮扶档案,党员志愿服务重点指向了老年人、低收入家庭及其他弱势群体,定期开展心理疏导、保健咨询、整理家务等公益性志愿服务,利用州、市在职党员进社区和“双岗双责”活动载体,组织党员与特殊群体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帮助协调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难题;组织党员开展“我是党员我承诺”、“无职党员奉献日”、“流动党员先锋岗”等志愿服务活动,党员志愿参与到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抢险救援、卫生防疫、群众安置、心理安抚等工作中,不断提高专业化志愿服务水平。
 
  2、搭建求职平台。依托社区求职用工服务平台,召开现场招聘会、创业项目推介会,做实“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和“返乡创业”培训会等特色活动;延吉市公园街道“返乡创业”培训基地正在筹建,占地80㎡;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特邀省外专业按摩师,免费为辖区就业困难人员举办按摩培训班,近20 人参加了培训,提高就业人员专业化服务水平,提供了就业机会;建立就业创业微信服务平台,多举并进,不断拓宽就业创业服务渠道,截止目前登记求职173人,开发岗位698个,推荐成功141人,新增就业1328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22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630人。
 
  3、搭建蒲公英“微心愿”平台。重组蒲公英志愿者服务队,配发统一标徽、帽子和马甲,形成蒲公英品牌效应,通过发放倡议书,利用微信、QQ等微媒体广泛宣传蒲公英志愿者服务队的宗旨和理念,让广大党员、在校大学生、爱心人士从认知到认可,从旁观到参与,蒲公英志愿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重组后开展慰问活动10余次,走访贫困党员、优抚对象及失独家庭等150余户,并送去慰问物资6万余元,慈善救助60人次,发放救助金7万元。全街区每年组织2次大型蒲公英志愿服务“百心百愿 百愿百圆”认领活动,延伸爱心人士的服务触角,帮助困难居民群众圆梦,截至目前,累计“圆梦”783次(为锦城小学学生捐赠60套校服、价值5千余元儿童食品、学习用品,为贫困儿童免费提供1万余本读物、价值2千余元的体育用品、10个长白山冰雪嘉年华两日游名额、争取50个困难群众朝鲜南阳出境游名额和10个医疗体检名额等)。组织50多名蒲公英志愿者到春兴村古村落参加端午民俗活动,提供咨询引导、卫生清理等志愿服务。
 
  4、搭建乡村社区对接平台。由“林松淑工作室”组织策划,公园街道与依兰镇政府“乡村社区共建”成功对接,主要围绕党建经验交流、美化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教育、帮扶困难群众等方面制定结对共建重点工作任务,不定期开展结对共建活动。为更好地学习借鉴其他兄弟县市社区先进经验,今年6月,杨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林松淑工作室”组织老年部和青少部工作人员,远赴吉林省农安县合隆镇陈家店村就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先进文化事业进行经验交流,并参加了陈家店村“第六届农民文化艺术节”。通过异地交流、城乡互动、义工支援,构建互建网络等方式,用社区管理新理念、文化资源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用农村资源和人力优势推进幸福社区发展,从而构建推动乡村社区文明共建、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三、依托“三项机制”,提升综合管理水平
 
  1、推进网格管理机制。将实行社区网格化管理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工作的重要手段,按照“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总要求,结合小区、楼宇、单元和街巷分布情况,将辖区589栋居民楼2213个单元划分为119个网格,把119名业务素质好、群众威信高的社区工作人员编入专职网格员队伍。推行“一格三员”制,即每个网格由网格员、民警和监督员组成,将网格员掌握的物业管理、低保等信息全部整合到“天翼云”网络平台内,建立街区住户信息大数据库,并为网络员配备手机终端传输设备,以便随时随地将发现的信息拍照上传到平台。此外,建立了错时入户走访制、民情日记制、工作台账动态调整制及情况反馈制等制度,确保居民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第一时间得到解决。目前,12个社区119个网格已更新录入居民信息37256户,78112人,录入率达到90.32%。园辉社区利用网格管理引进“便民服务站”,与延吉供电服务中心达成协议,按月催收代缴辖区内的3581户居民和511户营业房的电费,像一些出差在外不能及时缴电费的居民,由社区网格员及时拨打电话催缴代缴,或先垫钱缴费,减少了因欠费停电给居民带来的不便。针对行动不便的“空巢”老人,网格员会主动上门代收代缴电费。精细化管理,亲情化服务使得网格化管理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2、实现政企共建机制。进一步发挥社区企业的方位优势作用,注重发挥辖区商圈各企业职能作用,成立杨柳爱心圆梦基金会,爱心企业清水湾小区负责人提供助力基金十万余元。通过育苗快乐屋、蒲公英爱心舍、百心百愿等平台载体,群众从中获得了幸福、快乐;依托乐帮联盟会、老来乐沙龙平台,联合开展了“家政打包”、“爱心餐桌”、“爱心团购”、“乐享金钱柜”、“老来伴携手走红地毯”等活动,千余人受益,辖区群众感受到老有所乐、老有所慰。以“暖心驿站”为阵地,接收企业资助衣物及家用电器,免费提供给辖区弱势、边缘群体,千余人受益。乐帮联盟会联合大学城商圈楼宇党支部,协手商圈企业开展辖区环境整治活动23次,清理越冬垃圾和建筑垃圾50余吨,卫生死角60余处,乱堆乱放70余处清,除乱贴乱画7000余张,投放鼠药200余袋、毒饵盒500余个,更换及维修马葫芦盖126个,为企业营造了干净整洁的生产环境;协调消防部门进入商圈企业开展消防安全讲座31场,累计培训人数达3100人,为企业提供了安全的生产环境。
 
  3、发展非公党建机制。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管理,使党员成为企业优秀的人力资源。依托“林松淑工作室”、乐帮联盟会等平台,培育选树延吉爱尔汇锋眼科医院等5个党支部作为非公党建示范阵地,从建设内容、环境设计、服务功能等方面进行规划设计,为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必要场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深入宣传“家园文化”,让企业感受到社区和企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公园街道园纺社区成立“7080一条街”就业安置园地,为企业下岗和就业困难人员搭建供需平台,协助企业达到管理好、发展好的目标;以大学城商圈楼宇党支部为示范,充分发挥构筑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确立了“以党建为核心、发展为主线、服务为重点、创新为动力”的工作思路,有效推进了区域化大党建和社会管理的融合创新。在翔宇大酒店等大型经济组织和企业建立党组织,党员积极参加到为民服务、结对帮扶、文明创建等活动中,并以“党建服务”为平台,有效推进企业的和谐发展。
 
  近年来,随着城市居民对街道多元化和高质量服务的需求,以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对街道建设的新要求,积极探索创新基层社会管理工作的新路子,坚持把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服务群众上,始终是建设和谐幸福快乐街区的永恒课题,面对群众更高的期盼,我们的工作永远在路上。
 
 
 
来源: 中国社区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