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社区工作网 >全国城乡社区治理推进会(克拉玛依)暨社区工作委员会2017年常委会议
共建共享 多元参与 推动社区治理创新
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白云街道办事处
 
  近年来,白云街道紧紧围绕“党建+自治,服务+引领”的社区管理工作理念,探索构建“多元主体共治、多层协商共谋、多方联动共推”的社区治理新体系和多元参与的协调互助机制,初步形成了社区治理工作齐抓共管的新格局。白云街道先后获“社会管理创新全国先进街道”、“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街道”、“河南省规范化建设示范点”、“省级文明单位”等多项省级以上荣誉。
 
  一、主要做法
 
  1、提升服务理念,创新服务载体。白云街道坚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以建设宜居、时尚、和谐新白云为目标,提出“共驻、共建、共享”的社区建设理念,在重视物质民生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精神民生建设,构建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为特点的多元化网络,积极探索和完善多元社会服务方式和手段,形成了多元化的建设机制,提升了居民责任感、认同感、幸福感。通过“社会工作师(白云街道社会工作师已经达到35名)+社区服务中心+社会组织”的“三轮驱动”模式,开展“民生服务”:即举办关爱健康讲座进社区、企业、学校;成立婚姻家庭指导室,提供婚姻家庭360度指导服务;实行“社工+义工”对辖区困难家庭开展循环式关爱无缝对接服务;开展全方位阳光心理服务,满足社区不同群体需求;建立社区老人日间照料中心,为辖区高龄、空巢、孤寡及困难家庭老人提供贴心服务;开设心理咨询公共微信平台,让辖区居民与心理学老师实现及时沟通等。
 
  2、以党建促共建,引领多元共治。白云街道探索“党建+自治”社区多元治理新模式, 切实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区治理和服务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调动基层各个方面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辖区组织党员爱心商户成立“爱心商圈”联盟,为辖区困难群众提供购物优惠;在各小区业主委员会或居民议事会全面建立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员在小区管理中先锋模范作用。针对“两新”组织管理,白云街道探索“楼宇+物管”“两新”组织党建模式,以楼宇物业管理中心为基础建立党组织,为“两新”组织党员、员工在内的流动人群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通过发挥年轻党员的作用,引导流动人群参与社区建设。目前,白云街道党建已发展“爱心商圈”联盟商户43家,建立小区党支部19个,组建非公企业党组织9个,实现了居民小区“两新”组织党组织全覆盖。
 
  3、传递和谐声音,推进民主议事。白云街道不断探索社区共治新机制,提出了“社区事务大家谈、社区治理大家议、社区决策大家定”的工作理念,推行“一带四议多方联动”工作机制,不断健全社区居民议事会相关制度,逐步实现每个小区有人管事、有人问事、有人干事的良好局面。社区居民议事会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商议本月的重要事宜,提出下月的工作意见。街道每年对社区的居民议事会工作进行一次考评;社区半年对本小区内的居民议事会进行一次评比。同时做到“一张网”覆盖整个辖区,推进社区服务网格化,议事动态化、数字化、信息化,把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纳入到议事范畴,促进居民各项诉求得到有效解决,实现了“社区事、居民议”,营造了共建共享的民主自治氛围,促进了居民群众积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平等协商、共同治理。
 
    二、存在的问题
 
    1、社区行政化倾向严重。社区工作中大部分都是政府下达的任务,服务内容包括民政、计生、信访稳定、居民医保、普法、双拥、低保救助、社区文体、残疾人管理、司法援助、社会治安等大量行政性工作任务,除此之外还要应对需要上报的各种台帐、报表、检查、评比、各部门各类调查统计,以及各政府职能单位下派其他任务,社区存在挂牌多,事务多的问题,形成社区工作严重行政化的倾向。
 
  2、社区治理居民参与程度不高。社区治理现状导致居民更倾向于认为社区是一级政府,此外社区忙于处理行政性工作任务,使得居民对其缺乏认同感,参与社区自治的意愿并不强烈,另外居民与社区的利益关联程度在日常生活中也难以体现,没有意识到参与社区自治的重要性,同时缺乏居民参与自治的平台和程序规范,难以参与社区运作的相关事务。
 
  3、社区多元主体关系有待理顺。上级部门、街道、社区各层级之间职责界定不够明确,关系也未完全理顺。街道作为派出机构,街道运行中依赖于财政投入,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还不强,社区居委会行政负担较重,自治空间较小,影响为民服务的质量。目前社区工作更多的体现为搞服务、搞落实,为民服务等方面没有持续影响力。
 
  三、下步打算
 
  1、抓核心,优化社区管理格局。一是强化社区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引领和主导作用,健全完善以社区党组织为决策层,辖区居民、党员、驻区单位为议事和监督层的多元社区治理模式,明确社区各类组织的职责和议事规则,保证社区各类组织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二是推进社区治理资源整合。搭建整合资源的平台,一方面坚持完善党建联席会、居民议事会等有形平台,另一方面建立社区党组织和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的定期碰头、会商协调机制等无形平台,探索“党委政府牵线、社区企业联动”和“社区有偿服务、争取社会赞助”等互动模式,努力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三是引导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在资金、政策、人才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主动为社会组织搭建服务平台。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管,引导形成合法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运行机制,为社区治理提供更为高效、便捷、专业的服务。 
 
    2、抓服务,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围绕群众服务需求,推进社区服务功能优化、服务方式转变、服务品质提升。一是推进社区便民服务规范化建设。将社区各类工作职能全部实行“柜台式”办公,一站式服务,健全完善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切实解决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二是拓展服务方式优化提升。把服务项目由简单的提供便民利民服务向提供更多的预防性、支持性服务拓展;把服务对象由特殊人群向全体居民延伸;把服务提供者由普通社工向拥有专业社会工作知识、能够提供专业个案服务的专业社工过渡,让更多的居民享受到更多样、更专业的社区服务。三是推进社区管理信息网格建设。通过建立公共信息资源库、网格信息员队伍、社会管理微信平台、社区综合信息采集“三维一体”系统,整合各类信息系统和资源,打通了各部门的“信息壁垒”,构建统一的社区信息平台,满足了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
 
  3、抓机制,激励社区治理多方参与。创新社区建设理念,探索与居民需求更相适应的社区建设机制。一是深化居民自治机制。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增强社区自治功能,全面推行居民议事会制度,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在社区治理中的主体作用。二是完善多元治理机制。推进多元主体参与创新社区治理,深入推行“一带四议多方联动”工作法。“一带”,即社区党组织和党员的带领;“四议”,即社区居民提议、社区“两委”审议、社区各方代表商议、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决议;动员和组织社区居民、社区“两委”、社区单位、社区团体组织、居民代表等联动。三是落实运行保障机制。继续完善以财政投入为主、社区单位支持、社会各界资助的多元投入格局,形成社区经费逐年增长机制,确保“有钱办事”;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鼓励支持热爱社区事业、热心居民服务的优秀人才到社区工作,为社区发展输入新鲜血液。
 
 
来源: 中国社区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