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码,关注《社区工作通讯》
() - 在线查看《社区工作通讯》内容
- 原《内部参考文稿》查看
当前位置: 中国社区工作网 >第29届全国区街镇工作年会(长沙)暨全国城乡社区治理能力建设推进会
加强全要素小区建设 整体提升和谐宜居水平
北京市朝阳区社会办
“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社会治理的重心要落在城乡社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社会治理的新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的讲话要求,北京拿出了“绣花”功夫,朝阳进行了深入的实践探索,提出“全要素小区”建设理念,积极培育街区治理和城市更新的新抓手,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地区精准化服务、精细化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一、整体考虑
党的十九大指出,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美好生活要从建设美好家园开始。近年来,朝阳区在美好家园建设方面,开展了老旧小区改造、抗震加固、外墙保温等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小区环境。但是,有很多地方老百姓不满意。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九龙治水,多头管理。在小区的投入、改造方面存在碎片化的问题,缺少系统设计和整体规划,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施工次序混乱,有的刚做完外墙保温,接着又做抗震加固,从部门履职的角度说,都完成了任务,但对老百姓来说,这是政府内部的沟通衔接问题,最终导致出现花钱还落埋怨的问题。二是重建轻管,缺乏长效。在小区改造过程中,很多单位仅从本部门的角度出发,缺乏整体性思维和系统化思考,强调单兵突进,缺乏协同作战意识,导致出现重建轻管或者只建不管的问题。小区宜居品质的提升,既需要硬件的功能支撑,更需要软件的长效管护。因此,迫切需要硬件软件一起抓,从“重建轻管”转向“建管并重”。三是动员不足,参与不够。小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都离不开群众的参与。人人都是美好小区参与者和建设者。居民自治、共商共治都需要社会公众的参与。但在实际工作中,无论是规划、建设和管理,宣传发动还不充分,群众参与治理全过程还有差距。
为系统解决这些问题,朝阳区结合深化“疏解整治促提升”、背街小巷整治、城市精细化管理等工作,按照系统设计、整体规划、建管并重的思路,从2017年开始,在朝外、东湖、亚运村、六里屯等街道探索全要素小区建设,2018年又扩大到43个街乡的57个小区。全要素小区的定义是指从设施与功能、空间与交往、生活与生态等多角度、全方位满足居民全生命周期和谐宜居需要的小区。具体说,就是按照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要求,系统改善小区生活环境,满足居民多样化需要。这里的“全”,不是简单的大而全,也不是一味的高大上,而是一种目标、一种导向。一方面强调周全,突出综合统筹、系统提升,力求覆盖全人群、服务多角度。另一方面强调健全,突出有机更新和有序织补,体现渐进性、适用性和可持续性,以及社区未来的成长性。通过城市肌理调整和功能归位,实现老旧小区有机更新、硬件与软件同步提升,让小区“老得优雅、旧得有味、新得精致、住得舒坦”。
二、主要做法
朝阳区立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原则、流程和要素三个层面,编制了《全要素小区建设导则》,从公共活动空间、交通泊车、功能设施、文化符号构建、绿化美化等涉及居民生活的十个方面共计60个细目,对小区建设提出了详尽的要求,指导街乡深入实践。
(一)坚持“五项原则”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全要素小区建设充分考虑了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问题,不论是总体要求还是具体实施,都是在街道和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进行的,充分体现党对全要素小区建设的领导。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全要素小区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紧紧把握美观、方便、实用、人文、和谐的导向,确保规划设计不偏离服务居民的主旨,确保每一处规划建设都顺民心得民意。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全要素小区是在现有条件基础上进行的有机更新,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当前可利用的条件和已有基础,根据小区的实际进行改造升级,不千篇一律,不搞一刀切,注重实际效果。四是坚持统筹兼顾。全要素小区注重小区硬件与软件、传统与现代、生活与文化、服务与管理、安全与舒适等各项要素相统一,对小区有机更新进行全面统筹,兼顾小区居民各项需求。五是坚持勤俭节约。坚持不搞高大上,只求经济实用,不论是硬件改造,还是小区文化符号设计,都是从居民实际需要出发,力求节俭,方便实用。
(二)实施“六步流程”
在推进全要素小区建设过程中,坚持“六步流程”。一是立体化诊断。通过线上征集、问卷调查、入户走访、议事协商、居民提案等方式,对小区环境秩序、公共设施、文化建设、社会动员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群众的需求,做到全面了解,为推进全要素小区建设提供依据。二是系统化设计。全要素小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按照“六个更加”的思路,加强顶层设计,形成系统化、可操作的实施方案。即,更加关注空间重构和功能复合、更加关注历史传承和特色塑造、更加关注生活方式和空间品质、更加强调‘低影响’和‘微治理’、更加关注小区安全和空间活力、更加关注公众参与和社会共治。三是协商式决策。充分发挥党政群共商共治和居民议事厅的优势,采用线上发布、张贴公告、入户走访、座谈交流等途径,针对设计方案广泛征求居民的意见建议,召开党政群共商共治协商会议和社区居民会议进行决策。四是渐进式实施。全面梳理全要素小区建设任务,按照“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原则,采取微更新、微治理等方式,根据任务的轻重缓急、资金状况、居民参与情况等把握建设的节点和节奏。“小步徐趋、渐进到位”,分阶段、分区域推进,确保成熟一片、建设一片、提升一片。五是物业化管理。通过“先尝后买”的方式,培育居民“花钱买服务”的意识,强化产权单位责任和物业企业责任,对已经建设完成的全要素小区实施物业化管理,切实提升小区宜居品质。六是科学化评估。紧紧围绕全要素小区建设目标,采取工作汇报、现场评估、满意度调查、专题座谈等形式,客观评价全要素小区建设成果,确保建设成效好、群众反映好。
(三)聚焦“六类要素”
聚焦空间、环境、人文、管理、服务、参与等“六大要素”,实现小区有机更新,实现硬件与软件同步提升。
一是围绕空间要素加强设施建设。坚持把小区空间改造作为全要素建设基础,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通过改造升级弥补当初规划设计不足,优化升级小区居民的公共服务和活动空间,包括小区公共活动广场维护、地下空间改造升级、社区服务场所等,特别是在生活设施、基础设施、特殊服务设施、健身设施、安全设施等方面,进行“点对点”改造升级,为小区服务和管理功能重塑创造有利条件。
二是围绕环境要素加强功能再造。把环境改善作为全要素小区建设的重中之重,结合疏解整治和背街小巷治理,将沿街建设规划与管理有机融合,特别是在沿街墙体、门头、雨水管线、门窗等沿街建设中,注重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平衡。在开展垃圾分类中,提供人工分类、智能分类等保障,并运用积分引导等形式,倡导居民积极参与。
三是围绕人文要素加强文化建设。注重党建对全要素小区建设的引领,注重家园文化的培育,注重正能量的导入,从小区、楼门、家庭入手,加强小区文化符号构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小区为阵地,加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有机融合,将居民手印墙、家牌、涂鸦、小区特色文化等作为重要内容,将家规、家教、家风建设作为小区文化建设的基础,提升小区的人文品味,培育小区居民家园意识。
四是围绕管理要素加强常态长效。在加强硬件设施改造升级同时,更加注重软件建设,突出多元参与和后续管理,激发居民参与的正能量和物业企业的管理责任。如,在治理小区交通出行方面,既拆除私装停车地锁,增加交通设施等,解决小区微循环问题。同时,对私家车停放、小区自行车存放、共享单车停放等进行规范,动员居民共同维护小区秩序。对于政府投入的新建设施,建立与物业企业的移交制度和居民监督制度,实现常态长效管理。
五是围绕服务要素加强多元供给。以企业、居民到社区办事“只进一扇门”“只跑一次”为目标,充分利用社区公共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全面推行社区服务站“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打造全科社工队伍,全面优化政务服务。把疏解整治促提升与织补便民网点结合起来,配置菜店、药店、理发店等便民设施,优化升级“一刻钟便民服务圈”。通过购买服务、设立项目资金、补贴活动经费等措施,引入“专业水平高、执业信誉好、党委信得过、居民真需要”的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和社区治理。
六是围绕参与要素加强社会动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公众参与作为全要素小区建设的重要资源要素。把全要素小区建设的过程,当作修补短板和问题治理的过程,当作小区品质和功能再造的过程,当作动员群众参与的过程。把社会动员贯穿诊断、设计、实施、管理、评估等全要素小区建设的全过程,动员社会公众全过程参与全要素小区规划、建设和日常管理,培养更多的“朝阳群众”。
三、初步成效
全要素小区建设的根本是要回归到人。朝阳区通过两年全要素小区建设的探索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小区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全要素小区建设对绿化美化、维护维修、停车管理、交通出行、文体设施、楼门文化、安全稳定等要素,通过“点对点”式的改造升级,补齐短板,形成整体改造效果,试点小区设施更加齐全,环境更加优美。一些小区因建设早,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居民常常为此发愁,随着全要素小区建设的深入推进,这一难题正在逐步解决。
二是小区综合服务功能快速增强。全要素小区建设使政府、社会、市场的财力、物力、人力等资源得到充分整合和利用,有效满足居民多样化需要。如,朝外街道在全要素小区建设中,充分考虑了老旧小区空间有限的特点,将设施与功能同步考虑,建成融存车、自动售餐机、百货小超市、快递收发站于一体的综合服务设施,提升了小区存车、就餐、购物等功能。
三是群众幸福感满意度明显提升。全要素小区建设调动居民群众、物业企业、辖区单位、市场主体等参与到建设幸福家园的行动中来,也给群众带来了更多便利。如,东湖街道澳洲康都小区通过全要素小区建设,既建有儿童乐园、文化墙、温馨家园,还建起了智能急救站。不久前,居民魏先生的父亲突发腿疾,他通过小区智能急救站下载APP、扫码,不到一分钟就成功借到了一辆轮椅,解了燃眉之急。
四、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朝阳区将按照“坚持一条主线、优化两个环境、服务两个群体”(一条主线: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主线;两个环境:营商环境、人居环境;两个群体:企业法人、公民个人)的思路,从三个方面探索城市基层治理新路径。一是推进全要素小区建设。制定全要素小区三年行动计划,稳步推进老旧小区、商品房小区、保障房小区、农转居小区等不同类别小区系统提升,到2020年建设100个以上的全要素小区。同时,借助“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推进责任链管理,突出整体性治理,协力解决好全要素小区建设中的难题。二是打造美丽街区。以全要素小区为点,以街巷次干道为线,点线相连,以线串点,建设特色示范街区。强化规划引领,强调专业视角、现代理念和设计品味,打造人文魅力街区。根据街区特点和生产生活需要,增绿、补景、突出人文氛围,进一步完善街区设施功能。三是探索建设众享生活圈。以步行5分钟、15分钟以及车程30分钟为半径,在朝阳区逐步构建社区宜居生态圈、街区便利生活圈、区域公共服务圈三级圈层。即以全要素小区建设为抓手,集成涉及社区、小区综合改造的各类政策与资源,建设社区宜居生态圈;以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全覆盖为基础,进一步完善升级,建设街区便利生活圈;以公共服务体系与功能设施建设为基础,建设区域公共服务圈建设。最终形成朝阳众享生活圈,实现美好城市从社区成长,美好家园人人共享。
来源:
北京朝阳区-中国社区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