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社区工作网 >第29届全国区街镇工作年会(长沙)暨全国城乡社区治理能力建设推进会
深化“家人治家”理念 创新居民自治模式
——镇海区小区居民自治互助站建设的做法和启示
 
宁波市镇海区民政局
 
  为进一步提高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整体水平,创新社区治理模式,镇海区委区政府积极推进小区居民自治互助站建设。在前期试点探索的基础上,从今年年初将小区居民自治互助站建设列入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按照应建尽建的原则,计划在2018年内建成66个小区居民自治互助站,基本实现全区城市小区居民自治互助站全覆盖。通过“众筹”阵地、“众议”平台、“众行”网络、“众享”文化的“四众”自治模式,走出了一条城市社区协同治理的新路,解决了老小区物业难管理、公共事务参与度不高、邻里关系冷漠等问题,激发了社区内生活力,提升了社区自组织力。
 
  一、小区居民自治互助站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众筹”阵地共建共享。小区自治互助站采取实体化运作,做到有钱办事、有人管事、有场所议事。通过物业配套用房里“挤一挤”、堆放杂物闲置用房里“挪一挪”、热心居民家里“辟一角”等途径,因地制宜建立“会客厅”“聊天室”“睦邻吧”等各种形态的小区自治互助站。发动居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物捐物,为自治互助站配备必要设施。通过建立“小区能人库”,物色有热情、有人格魅力的老领导、老党员等小区“能人”主持自治互助站的工作,日常轮值“坐诊”,随时倾听居民心声、牵头解决问题。通过街道小微服务项目经费补助一点、社区工作经费“化整为零”划拨一点、辖区内共建单位“化缘”支持一点、小区里私人老板“慷慨解囊”捐助一点等形式,落实日常活动经费。探索业委会与自治互助站合署的“业委会自治”模式,自治互助站成为集小区业委会办公、收集民意、协商议事、提供便民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居民之家”,架起了业委会、业主、物业、社区之间的桥梁。
 
  (二)“众议”平台多方参与。依托楼道自治组、小组自治站、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三级居民自治互助体系,按照“收集-分析-决议-处置-反馈”五步工作法,协调解决居民反映的个性化琐碎问题和公共事务。建立了“1+N”议事代表队伍,1为小区自治互助站成员,N为所商讨议题的相关利益人和特邀代表,以小区业主委员会为主体,邀请小区物管代表、网格社工、楼道组长和商家代表等参与,尽可能涵盖与小区建设和居民生活相关的利益关联人群。科学确定“居民说事、集中议事、集体定事、分头行事”的“议事四步法”,按需就一些牵涉面广、事关居民生活的事项开展恳谈,在达成共识的过程中加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实现小区事务自己定、大家干,推动社会矛盾消解在小区。
 
  (三)“众行”网络聚智聚力。一是社会组织牵头办。通过挖掘推荐和公开招募,鼓励引导小区内的老干部、老党员、老医生、老职工等成立专业工作室和社区社会组织,承接“微民生”服务项目,有效拓宽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渠道。如该街道后大街社区相继成立了老年呵护等五大中心和玫瑰心语工作室等七个居民工作室,每年开展服务1500余次,惠及居民50000人次。二是志愿者团队协同办。组建小区“银辉”等志愿者服务团队,在为老服务、纠纷调解、邻里互助、美化环境等公益服务领域开展活动,提升了小区居民的获得感。该街道累计吸收志愿者500余人,服务居民10000余人次。三是网格支部带头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通过小区网格支部认领“责任田”的方式处理解决社情民意难题,推动党员生活在网格、服务在网格、作用发挥在网格。四是物业公司帮忙办。通过物居对话会议等平台,及时就居民关心的问题进行回应和处理,提高居民对物业公司的认可度,实现街道内老小区物业费收缴率达到90%以上。
 
  (四)“众享”文化和谐邻里。社区文化活动从社区大舞台走向居民区小庭院,吸引更多居民参与、共享“家门口”文化,促进邻里之间和谐共处、相知相融。小区自治互助站摸清居民的文体特长,组建特色文体队伍,定期开展文艺表演、体育比赛活动。面向全体小区居民,经常性开展“健步走”、趣味运动会、广场舞展演、乒乓球赛等深受居民喜爱的体育健身活动。依托元宵、端午、腊八等传统节日,开展“庆元宵猜灯谜”、“包粽子 做香包 迎端午”、“同煮腊八粥 暖意迎新年”活动、庆祝老年节象棋邀请赛等居民主导的“家门口”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传统节日文化氛围,增强了小区居民的归属感。
 
  二、小区居民自治互助站取得的成效
 
  (一)破解居民“微民生”难题,提高居民获得感。小区自治互助站在解决老旧小区及老龄化小区楼房设施维修、矛盾调解、平安维护、环境提升、邻里照料、心理排解等政府无法顾及、个人无法破解的民生“微需求”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累计开展服务13608次,惠及居民4.36万人次。如港城花园“四众自治”模式在老小区设施改善、环境整治提升等方面作用发挥突出,有效解决了小区停车难以及小区设施老化等问题,并开展盆景展示活动,动员居民主动捐献盆栽,美化小区环境;清川佳园依托社区社会组织承接“家园环境红黑榜”项目,破解小区楼道杂物堆放等脏乱问题。
 
  (二)促进居民有序参与,提升社区自组织力。在解决居民“微民生”、“微需求”以及在宣传政府政策的过程中,小区居民自治互助站成为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平台,改变了此前政府主导的模式,变为由居民和居民自我沟通、解决,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社区的自组织能力、激发了社区的内在活力,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社会治理重心下沉到居民小区、政府治理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三)扭转社区“行政化”趋势,减轻社区负担。通过与网格管理相融合,力争“小”问题在小区层面依靠居民自己解决,“大”问题则借助网格流转通道通过社区共商乃至街道会商解决,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仅2017年,招宝山街道35个小区自治互助站收到小区设施维修、环境改善、邻里照料等民生问题4616个,由小区自治互助站处置1604个,通过网格流转处置2657个,直接对接社区及部门协调处置353个,自治互助站问题解决率达34.5%,社区减负效果明显。
 
来源: 宁波市镇海区-中国社区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