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社区工作网 >全国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会(内蒙伊旗)暨社区工作委员会2018年常委会
突出党建引领 践行群众路线 依法和谐棚改擎起百姓“安居梦”
济南市槐荫区振兴街街道
 
  棚户区改造,是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城市转型,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先手棋”。近些年来,槐荫区振兴街街道始终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拼劲、韧劲和干劲,快马加鞭、马不停蹄,依法和谐推进阳光100、振兴街三角地、省委党校西、济南铅笔厂、槐荫经十一路等7大片区棚改攻坚,拆迁面积约2710亩,占辖区总面积的45.17%,7614户居民通过棚改改善居住环境,城市化率由不足40%提高到90%以上,社会民生极大改善,发展空间不断拓展,综合社会效益逐渐显现。
 
  一、党建领航,民生保障,切实打牢棚户区改造的群众基础
 
  棚改征收的过程就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是检验党和政府的工作“群众认可不认可、满意不满意”的“试金石”,是检验党群、干群关系紧密度、契合度的“催化剂”。槐荫区振兴街街道坚持党的群众工作务在经常、干在实处,眼往基层看、劲往基层使、事为群众办,有效打开了和谐有序棚改的工作局面。
 
  组织建设做到“三强化”。强化主体责任。连年实施星级服务型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成员“双考核”,成效由群众评议,激发社区干部勤政为民的责任担当,群众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5%以上;把棚改作为“一把手民生工程”,党工委书记一线办公,支部建在项目上,做到“历任书记一盘棋,一张蓝图绘到底”。强化区域党建。深化构建以社区党总支为圆心,以社区单位、社会组织为半径,以社区党员群众为圆面的“邻里圈”社区党建模式,广泛开展党建联做、资源联用、文明联创、难题联解、公益联办、和谐联享“六联”活动,联系和吸纳成员单位达1367个。历次棚改中,汽车配件厂、强生出租车公司、山东送变电工程公司等20余个单位主动联系、积极配合,提前交验空房,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强化配合活动。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持续开展“当先锋、树形象、做模范”、“学做互促,敢当先锋”等4次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棚改拆迁锻炼街居干部,检验党员党性,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群众观念和群众工作能力,120余人次因群众认可度高、工作实绩突出获得提拔重用和各级表彰。
 
  民生投入做到“三贴近”。贴近民需。依托“参与式预算”在民生领域的创新运用,将民生投入方式由过去的“自上而下”、“政府配菜”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百姓点菜,政府买单”,平均每年办理民生实事20件、协调资金1500余万元,心应民需,重点改善棚户区道路交通、便民设施、防火防涝等配套,关注民生赢民心。贴近民和。以打造和谐幸福示范社区为统领,率先搭建街道层面协商民主平台—阳光协商民主联席会,推行“协商+办理”的街道层面协商民主实现形式,15次成功化解影响社区和谐的上学难、买菜难、停车难等问题,体恤民难赢民心。贴近民安。依托“法治六进”和“三区三圈”治安秩序净化提升行动,打造“阳光法治社区”,创新“党建联系、社会共治,警社联动、平台共建,队伍联建、信息共享”的消防、治安“三联三共”平安社会建设体系,辖区重点安全事故“零记录”,保障民安赢民心。
 
  联系群众做到“三落实”。落实包挂联系。严格落实“一包挂三联系”制度,着力建立街道分管领导和棚改片区责任人“包挂跟进”机制,每位领导干部带头联系一个企业、10户居民和5个重点户,建立民情民意获取、处置、反馈的高效机制。落实精细服务。持续开展“送政策、送服务上门”行动和“政策宣传延伸到居民家门口,摸底登记点设置在居民家门口,疑难解答、群众诉求回应在群众家门口”的“三个家门口”工作方法,做到宣传到家、工作到家、排难到家。落实帮难解困。将帮难解困与棚改拆迁协同推进,逐轮开展入户摸底,不仅对被征收人的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安置意愿、征收诉求做到一户一档,而且注重发现和收集群众现实困难和问题,积极发挥街道自身职能,先后使涉及社会保障、城管、计生等的近720余个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推进了棚改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完善机制,创新方法,着力优化棚户区改造的推进路径
 
  棚户区改造呈现群体性特点,具有鲜明的政策性、法定性、程序性,因所处时期、区位不同,每一个棚户区改造又呈现自己的独特性。槐荫区振兴街街道严格落实属地责任,从完善机制、创新方法谋篇开题,把准棚改“脉搏”,推进了各个棚户区改造工作顺利快速进展。
 
  超前谋划与宣传发动相协调。超前谋划,才能赢得先机。首先做到情况实、底数清。每个棚改阶段环节,先期开展入户摸底调查,了解民情民意,“一户一档”做到全、细、准。振兴三角地棚户区改造中,街道结合签约、选房、回迁等环节,先后开展9轮摸底,重点户平均入户30次以上,为打造政府、群众“双满意工程”奠定坚实基础。其次做到研判准、推进实。对棚改项目发布方案、货币签约、集中选房等敏感期,做到超前研判,联合调度,精准推进。槐荫经十一路棚改中,通过超前研判,科学设计集中选房服务流程,选房率高达93%,提前应对集中签约高潮,及时启动即选即签、预约快签流程,仅用半月就完成2247户居民签约。再次做到快宣传、勤发动。坚持棚改阶段工作推进到哪里,宣传发动工作就开展到哪里,主动发声,正面引导,将新闻宣传发动纳入项目例会内容,主动对接省、市级电视台、电台、报纸等媒体资源,传播解读征收政策,发布项目进展,全方位多角度对接群众需求,讲好棚改故事,回应群众关切,书写一线担当,为项目推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正确决策与执行落实相统一。精干高效的领导指挥体系和执行落实机制是项目决战决胜的根本保障。决策机制到位。贯彻落实党的民主集中制和群众参与机制。槐荫经十一路棚改项目围绕单片开发,连片开发、分布实施还是集中连片推进先后召开3次听证会和12次论证会,最终确定集中连片推进的工作思路,为项目整体快速推进奠定坚实基础;济南铅笔厂棚改项目在全市棚改征收中首次实现300户以上征收项目通过普选方式产生评估机构,对项目提速提效影响重大。政策培训到位。采取启动阶段大规模培训、推进过程中问题诊断式培训、项目攻坚中个性提问式培训的方式,邀请棚改政策专家到一线开展业务培训,赴其他棚改项目交流学习,组织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政策法规,确保“人人都是政策专家、人人都是算账能手”,提升了棚改征收的执行公信力。执行落实到位。抓住群众工作组这个关键,依据项目进程调整充实工作人员,人员配比达到项目工作人员总数的80%以上;建立和坚持例会(扩大会议)制度,群众工作组骨干全员参会,做到“决策者”和“战斗员”紧密对接,执行落实无缝衔接。
 
  攻坚克难与配合联动相匹配。由于棚户区建设历史上缺少统一规划及各建筑群建设年代、产权变更等种种原因,企管公房确权难,最低套型、未登记房屋认定难,矛盾纠纷化解难,特殊人群多等“三难一多”特点已经成为项目攻坚克难的“主战场”。一是情况掌握做到“早”字。抓住摸底调查阶段工作重点,对棚改片区内的企管公房、最低套型、未登记房屋、矛盾纠纷、特殊人群等难点问题早介入、早摸底、早调研,分类梳理,成立专门工作队伍,分类施策,力争难题早化解,为项目推进赢得时间。省委党校西棚改中,街道坚持重难点问题提前下手,仅用7个月时间就完成了681户居民的征收任务。二是沟通协调做到“准”字。精准掌握难题相关方诉求,坚持问题分析会、对策研判会和对话协商会“三会”制度,确保了“一类问题一个对策”,协调沟通精准有效,实现难题化解集约化推进。三是问题解决做到“联”字。积极主动争取市、区级相关单位,建立市、区、街三级联席会议制度,做到“三随时”,即问题随时发现随时反馈、涉及单位随时叫随时到、纪检部门随时跟进随时督导,市、区、街三级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全部工作下沉,按照时间节点,紧密配合,联合行动,确保制约项目压差有序、快速推进的重难点问题有效处置解决。
 
  三、依法依规,惠利于民,有效维护棚户区改造的群众权益
 
  棚户区改造,是践行党的执政为民理念,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安居梦”向往的重大举措,是推进社会公平正义,提升城市化进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器”。槐荫区振兴街街道坚持以法为纲、以民为本、以利惠民,有效保障了棚户区改造的群众权益。
 
  强化依法征收,坚持一个政策管到底。政策全发布。通过棚改片区公示栏、微信公众平台、《宣传手册》、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全文发布国务院、山东省《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及《济南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办法》等相关政策文件,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策划“一问一答”系列专题,让每位被征收人都可以查阅、核对,依法参与、监督,保障自身合法权益。过程全公开。棚改推进的每个环节,全面实行公正监督、群众监督、纪委监督,确保棚户区改造全程在阳光下运行。经十一路棚户区改造项目选房阶段,不少群众怀疑政府“暗箱操作”,将好的房源储备起来或转让“关系人”,当看到所有房源公示公开,过程依法透明后,不少群众主动当起宣传员、引导员,服务其他群众选房签约。结果全透明。依托主流媒体和新媒体运用,项目推进的每一步骤和成效,都实时发布,让群众做到心里有数、心中有底。槐荫经十一路棚改中,年届70多岁的聂桂荣老人专程从大明湖坐公交车到工作组送锦旗,上面写有八个字“公开 公正 透明 诚信”,这就是对依法依规的最好注解。
 
  强化惠利于民,坚持一个算盘算到底。始终坚持“依法征收”与“有情征收”两结合,坚持以群众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最大程度惠利于民,赢得群众积极响应。坚持地块选择让群众更“便利”。振兴三角地和槐荫经十一路棚改中,都出现群众反映安置地块较偏的问题,街道及时召开“面对面对话会”,收集梳理项目更改地块的有效意见,从关注民生的角度出发,将原安置地块调整到了经十路和阳光新路交通要道的位置,确保群众诉求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坚持户型设计让群众更“舒适”。槐荫经十一路棚改中,针对部分群众反馈的安置房户型偏小、室内布局不合理等诉求,主动对接市城市投资集团先后20余次与群众代表对接洽谈,全面修改安置房户型设计,特别是从宜居的角度出发,将最低套型套内面积由34平方米提高到43平方米,户型也由一室一厅调整为两室一厅,所有安置房完全按商品房的标准建设,全部南北通透。坚持过渡费用让群众更“满意”。槐荫经十一路棚改推进的过程恰逢房价快速上涨阶段,导致群众过渡成本不断拉高,很多群众多次向指挥部反映每平方米22元的过渡费偏低。对此,街道会同指挥部多次进行棚户区周边租房市场调研,及时向市级相关部门反对,最终将过渡费标准提高至每平方米30元,极大提高了群众签约的积极性。
 
  强化和谐征收,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棚户区改造中,街道纪工委坚持全程监督,严守棚改的法律、安全、稳定“底线”,切实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坚持让群众工作组成员既当“征收员”,又当“维稳员”。建立“工作人员—党员—楼组长—群众”的“金字塔”式的全方位跟踪服务机制,“五加二”、“白加黑”、“雨加晴”,大干实干快干,为群众提供一条龙矛盾化解、交房签约服务,有效化解民惑、民难、民怨,实现亲情化征收。坚持让信访法律干部既当“业务员”,又当“调解员”。征收拆迁历来是信访多发地带,很容易诱发越级访和重复访。街道坚持未雨绸缪,从项目启动之初就调配信访干部和资深律师进驻项目,变“上访”为“下访”,使群众在一线就能找到“信访局”和“法院”,牢牢将不稳定因素控制在项目一线,至今未发生大规模越级上访事件和重大群体性事件。坚持让指挥部成员既当“指挥员”,又当“消防员”。征收补偿方案征求意见发布和征收截止期临近历来是群众诉求集中显现和矛盾纠纷集中爆发的关键节点。街道坚持会同项目指挥部联合办公、一线作战,每日召开工作例会,实现重大问题解决有支撑、共性问题解决有措施、特殊问题解决有跟进,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推动项目如期实施。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当前,槐荫区振兴街街道广大街居党员干部正全力奋战在经十一路棚户区改造项目征收一线。伴随周边济南铅笔厂棚户区改造项目、兴济河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丁字山山体公园建设的鳞次启动,以及片区内南辛庄东路、德兴东街等多条道路贯通,未来,振兴街街道必将在交通、医疗、教育、环境等配套方面全面实现“质”的跃升,成为宜商、宜居、宜业的槐荫新名片,为“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
 
 
来源: 济南市槐荫区振兴街街道-中国社区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