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社区工作网 > 城乡社区工作
双流县着力构建农村新型社区治理机制

    近年来,双流县主动适应农村城镇化、农民居民化的新趋势,探索构建以党组织为领导核心,自治组织、经济社会组织等多元参与的农村新型社区治理机制,取得初步成效。

一、农村新型社区治理机制建立和运行情况
    近年来,我县按照“经济市场化、管理民主化、社会公平化”的要求,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积极探索农村新型社区治理机制,对入住农村新型社区的党员群众做到“教育不脱钩,管理不掉线,服务不断档”,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一)灵活方式抓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坚持“党建工作先行一步,党员管理先进一步”,采取灵活的组织设置方式,加强农村新型社区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管理。一是临时组建。在涉及多个村(社区)跨区域安置、管理关系难协调、党组织书记人选不成熟的农村新型社区建立临时党组织,着力解决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服务缺位的“空挡”。东升街道党工委针对“香榭美邻”、迎春小区两个农村新型社区涉及村(社区)和户数较多的情况,分别成立了由街道党工委委员兼任支部书记、相关村(社区)书记兼任副书记的2个临时党支部,按照党员的组织关系、分配关系、选举关系“三不变”和学习、管理、活动“三统一”的原则,对所涉6个村(社区)的69名党员集中管理,定期开展组织活动。二是适时新建。在群众集中居住时间较长、对干部认可度较高或有合适党组织书记人选的农村新型社区,依托农村新型社区所在地的社区联合建立党组织,按照“以居住地为主,利益联系为辅”的原则,对入住党员实行分类管理。万安镇“城南坡”小区党组织,将完全征地、不再参与原村(社区)集体经济分配的党员的组织关系接转至农村新型社区党组织,统一教育管理;未完全征地或仍参与原村(社区)集体经济分配的党员,组织关系不变,在居住区党组织登记注册,居住地和原村(社区)党组织对党员实行双重管理和双向服务。三是升格延建。对没有跨村(社区)安置、有多个聚居点的农村新型社区(农民集中居住区),在不调整行政区划的基础上,升格现有党组织统筹区域党建工作。彭镇羊坪村因推进土地流转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形成3个农民聚居点。为加强党建工作,便于党员管理,撤销原村党支部,升格建立村党总支,并以聚居点为基础下设3个党支部,总支书记由原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各支部书记原村党支部委员兼任。
    (二)协调各方抓管理,扩大工作覆盖。一是定准党组织职能。农村新型社区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村(社区),党组织职能应有所区别和侧重。农村新型社区党组织是集中居住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主要职责是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委、政府的工作安排,负责党员教育管理并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加强社区建设管理,推动居民安居乐业,促进社区和谐稳定。二是健全组织体系。按照“抓配套、重自治、激活力”的思路,在跨区域安置的农村新型社区建立小区管理委员会,由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派员、所涉村(社区)干部、招聘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小区工作指导、物业监管、居民服务;由社区居民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自治管理、监督物管;引进专业公司加强小区物业管理,接受小区管理委员会指导和业主委员会监督评议。党组织领导和组织各类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推动小区管理。正兴镇秦皇苑小区建立“1231”四级管理网络。“1”即以大安桥社区党总支为领导核心;“2”即议事会和居委会承担议事决策和执行职责;“3”即业主委员会、物管公司、文明劝导队,分别发挥监督职能、环境保洁、设施维护职能、倡导文明新风尚职能。“1”即楼栋长,到户调处矛盾纠纷。三是依法开展自治。没有跨区域(村、社区)安置的农村新型社区,按现有机制保障居民各类权益。跨区域安置的农村新型社区,分类别保障居民各类权益:经济权益,由所涉村(社区)保障其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政治权益,户口在农村新型社区的居民,在新型社区行使选举、决策、管理、监督权利;户口没在农村新型社区的居民,由所涉村(社区)保障和落实民主权利。文化、社会权益,由所在镇(街道)配套各类设施,开展各项活动。
    (三)贴近群众抓服务,扩大凝聚力覆盖。一是干部下访到小区。镇(街道)党政领导、机关干部与安置区党员群众结对帮扶,定期开展“信访回访日”活动,分楼包幢、上门入户了解社情民意,做到“群众说出门牌号,干部就能报情况”。实行入驻小区的村(社区)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随时掌握本村(社区)居民的就业、子女入学、家庭收入、生活环境、身体状况等情况,协调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同时聘请民情民意信息员,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畅通群众诉求渠道,镇(街道)、村(社区)干部定期调查解决。二是就业培训进小区。依托人才工作站、劳动保障信息网点、丘坝联动等平台和载体,实现农民集中居住区就业、社保等服务全覆盖、信息大共享。同时把培训班办进居住区、招聘会开进居住区,提高培训就业服务效果。黄甲镇在黄瓦居安置小区建立了就业服务中心,让失地农民在自家门口就能免费参加招聘会和技能培训。永兴镇篁筱新村居住区所在的干塘村党总支在蔬菜、枇杷和草莓3个专业合作社成立3个产业支部,组织带动群众致富增收,并把竹编加工活送到居民家中,足不出户就可挣钱。三是党员服务在小区。西航港街道蜀星社区党员干部与四川大学、西南民院的大学生志愿者联合开展“社区保姆”活动,帮助空巢老人,教育留守儿童。万安镇城南坡小区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义务劳动,引导居民维护小区环境;党员带头开展学习成才之星、遵纪守法之星、家庭和睦之星、创业致富之星、生活文明之星“五星评比”活动,引导群众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彭镇羊坪村在集中居住区建立农民会所,开展网络培训、便民超市、医疗卫生、数字影院等服务,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不断优化组织领导体系。一是探索创新组织设置。结合产业发展要求、利益联系特点、党员活动规律、集中居住特征,探索适应发展要求、符合党员实际、契合群众需求的组织设置方式。适时适当调整行政区划。二是建立专职干部队伍。在有条件的农村新型社区,推行党组织班子成员公推直选,加大党组织成员培训力度,增强群众对干部的认同度和对社区的融合度。探索选派“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招聘社区工作者等的新途径。参照村(社区)干部管理办法,建立农村新型社区党组织成员和社区工作者的激励约束机制。三是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加强镇(街道)、村(社区)和集中居住区党组织之间的衔接,定期沟通情况,及时协调解决问题。
    (二)建立健全居民教育管理服务机制。一是创新方式抓培训。建立学习培训、考核评议等制度,依托远教站点、社区学校抓好党员群众的知识补充和就业创业技能提升。同时注重把年轻的就业创业能手培养成入党积极分子、发展为党员。二是健全网络抓服务。按照“一区一点”和对接公共服务设施的要求,建立农民集中居住区服务站点,搭建服务党员群众的平台,发展壮大以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为骨干的服务队伍,努力提供满足党员群众需求的各类便民服务和特色服务,以党组织和党员服务引领推动公共服务。三是整合资源抓帮扶。按照“资源共享、居民共管、活动共搞、工作共推”的思路,完善城乡党组织和党员互帮互助机制。采取“财政拨一点、社会筹一点”的办法,成立小区帮扶基金,加大对生活困难党员群众、创业党员群众的帮扶力度,增强党组织的亲和力。
    (三)大力开展党员创先争优活动。以服务群众为重点,积极创新活动载体,通过党员责任区、党员设岗定责、党员奉献日、“党群共建和谐社区”、“党员先行,美洁家园”等主题活动,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到教育培训、文体活动、综合治理、纠纷调解、计划生育、就业培训和卫生环境管理等各项工作当中,使党组织充满生机活力,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四)深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积极探索群众对各类事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方式,不断丰富群众民主实践形式,充分调动群众有序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群众民主权利落到实处。大力支持发展公共服务组织和其他经济社会组织,着力构建党组织领导下,以居民自治为核心、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新型治理机制。

来源: 成都市双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