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社区工作网 > 社区社会工作
[满州里] 刘书记的“吉祥三宝”
 
  刘凤博是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青少年宫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同时,他也是满洲里市委组织部派驻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诺敏镇东新发村驻村帮扶干部。他始终随身携带着一张手绘地图、一本帮扶台账和一沓扶贫政策,这三样东西被刘凤博视为驻村帮扶的“吉祥三宝”,正是这三样“宝贝”,让他的驻村帮扶之路闪亮而又意义深远。
 
一张手绘地图
 
  在刘凤博的公文袋里始终装着一张手绘地图,地图很简陋,标记着每一户的位置,并根据扶贫工作需求对每户进行了编号。2018年7月,满洲里市委组织选派刘凤博驻村帮扶,他克服家中有病人需要照顾、儿子面临高考报考等重重困难,第一时间整理行囊,毅然奔赴驻村帮扶工作一线。东新发村曲曲弯弯的乡村小道,对住惯了城市的刘凤博来说,着实得适应一阵子。为了能准确地找到每一户,他风尘仆仆还未安顿妥当,就拿起铅笔纸张,在村子里面边走边记,记录下每条小路、每户房子、每个标的物。就凭这张地图,刘凤博遍访他所负责的村民110户321人。他每天按照地图往返于东新发村乡间小道之间,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平均每天步行5公里,驻村8个月,累计步行1200公里,相当于跨越半个内蒙古。与村民相处过程中他发现有些贫困户需要关爱,作为满洲里市青少年宫党支部书记的他,积极调动青少年宫支部党员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他利用轮休时间,回单位组织党员捐款2000元,并用捐款买了米、面、油慰问品,慰问贫困户5户,鼓励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
 
 
一本帮扶 “手账”
 
  人口2人,住房面积54平米,致贫原因缺劳动力……政策帮扶:取暖补贴、大病保险、社保兜底、临时救助……产业帮扶:互助金分红、养殖产业、金融贷款、保洁员……这是刘凤博的驻村帮扶“手账”。刘凤博驻村帮扶期间,手账不离身,里面记录着东新发村每户居民的人口信息、致贫原因和收入、生产生活、衣食住行等情况,以及困难与需求……通过走访,最终确定的一般户90户273人,建档立卡户20户48人。他用较短时间了解村民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详细听取了党员干部群众对当前重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及村里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谈心、座谈等形式与包村领导、“两委”班子进行深入的交流,了解并实地查看了村集体经济,掌握东新发村基本情况。驻村期间,刘凤博帮袁家吊棚,帮王家卖菜,帮刘家平整土地,帮吴家协助供电所整理电线;他入户调节邻里纠纷,给贫困户买药,帮助村民晾晒黄豆、小麦;积极反映贫困户任某、曹某住房安全问题,与大唐公司、贫困户协商解决,驻村帮扶期间共帮助村民解决大大小小的事情68件,一桩桩小事让他与东新发村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一沓扶贫政策文件
 
  从满洲里市少年宫副主任到东新发村驻村帮扶干部,是截然不同的两个角色,刘凤博为了尽快进入角色,扶贫政策文件成为他文件袋里不可或缺的材料。他认真学习上级扶贫精神,牢牢把握鄂伦春旗帮扶政策,将“两不愁、三保障” “六个精准” “五个一批” “三种八养”菜单式产业帮扶、“8552”医疗帮扶、教育帮扶等政策熟记在心。他发挥党务工作者优势协助村委会深入开展理论学习,培养村干部的法律法规、民主议事、依法办事、公正干事意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显现,村两委工作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他在村民、乃至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积极宣传国家、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旗扶贫政策,并对建档立卡户中未脱贫6户19人进行精准施策,重点扶持。村民王某由于妻子有病卖掉了家里的土地,又借了许多外债,为摆脱贫困借钱建了1000平方米大棚准备种植食用菌,由于雨水大大棚被淹,食用菌没有种成。刘凤博得知其困境,认真研读扶贫政策,帮助想办法,找出路,鼓励他种一些应季油麦菜、香菜、苦菊、菠菜、油菜等蔬菜以减少损失。秋季大棚里的蔬菜获得了丰收,随之而来就是销售问题,刘凤博积极协调有关各方把蔬菜卖到阿里河,累计卖出蔬菜6000斤,收益8000元。年终村里评选脱贫攻坚先进典型时王某上了光荣榜。在刘凤博的不懈努力下,他所帮扶的6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刘凤博在这“吉祥三宝”的陪伴下,默默奉献,兢兢业业,舍小家顾大家,汗洒扶贫热土,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和执着。(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委组织部 于冰峰)
 
来源: 中国社区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