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社区工作网 > 社区建设工作
[威海] 荣成:美德信用涵养一城仁爱风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幸福生活物质条件不断夯实,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与日俱增。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诚信文化,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山东省荣成市自2012年启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来,将信用管理嵌入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建立了“志愿+信用”“网格+信用”机制,去年4月成立了荣成市社区管理服务中心,积极引导多方主体参与基层治理,在基层治理领域探索出一条以信用建设为基础、志愿服务为助力、居民自治为升华的新路径。

近年来,山东省荣成市多措并举,一体推进美德荣成、信用荣成的融合、赋能,实现了从“信用约束”到“信用融合”再到“美德信用示范引领”的渐进式发展历程,全市60个城市社区信用度(参与各类信用活动去重人数与人口基数比值)达10.86%,较去年同期提升2.31%,不断推进“人的文明”向“城的精致”迈进。

完善顶层设计政策引航美德信用

嘉量既成,兹器维则。2012年,荣成市启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好人好事、干事创业等77项行为进行加分,对不履行信用承诺、拒不履行法定义务等185项行为进行扣分,积分等级高的市场主体和个人,可以享受到贷款免担保、免费乘公交车等210项信用激励政策。随后的11年间,荣成市又将信用管理融入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在持续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基础上,2022年荣成市修订完善了包含10个信用主体、340项生活领域激励指标的《城市社区信用管理办法》,全面推行“契约化+信用”管理,将“信用承诺”嵌入社区党建、社区治理等全过程。以社区党组织为实施主体,将驻区单位、“红色物业”等4类党组织以及党员、楼长等6类重点人群作为契约对象,对党组织及个人建立履约信用档案,设立5个信用等级,明确了激励和惩戒措施,设立全市统一的“社区信用指数”,实行积分动态管理。配套开发荣成智慧社区APP,上线“信用榜”“公益足迹”等功能板块,赋予社区党组织评价权力,建立“日采集、周汇总、月评价”工作闭环,全程线上记录工作开展情况,实时记录积分并公开全市、社区、网格、楼宇四级排名。

深化党建引领生产生活双圈共融

通过信用社区制度体系支撑、智慧平台集成式赋能,荣成市将全市机关、国企、非公企业在职员工在社区治理过程中的表现情况纳入个人信用建设。从生产圈到生活圈,明确了社区信用积分在本行业的奖惩应用,带动278家机关和企业党组织、7094名党员到社区报到,帮助解决1263项难题。同时市级配套推出涵盖“医食住行”等110余款激励产品,街道、社区定期开展实物兑换等激励活动。搭建场景上,组织“百个共建项目”签约活动,91个驻区党组织、167个“红色物业”项目、6个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组织分别与社区签订契约化党建联建协议。从生活圈到生产圈,将共建单位年度“社区信用指数”不少于20分、在职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社区信用指数”不少于5分,作为单位目标责任制考核、个人年终考核、干部选拔使用、职称评定、评先选优重要参考,每月归集辖区干部职工社区信用积分、协助社区解决重大问题以及违反规定约定拒不整改等特殊守信失信行为,集中推送给各部门单位,激发各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打通居民生产圈、生活圈的信用壁垒,逐步形成双向激励、双向约束的信用融合机制。

注重文化建设仁爱之风吹遍小城

荣成市大力倡导“家•社区”文化理念,打造城市社区“邻里会客厅”。为增进邻里感情,线下,优化社区党群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网格驿站、户外长廊、楼宇小院、物业等空间资源,营造323处社区“邻里会客厅”。线上,梳理规范“社区—网格—楼宇”三级微信群,打造5808个“线上会客厅”,开展“家园献策”“书记约茶”“荣归故里下午茶”“红色物业大家谈”等各类活动700余场次,带动8万多居民回归社区,协商解决各类问题1700余件次,切实用好线上线下“邻里会客厅”,推动邻里情感融洽。为更好地凝聚共识,荣成市定期邀请专家学者、企业、居民代表等走进会客厅、演播室,倡树社区治理新理念、解读“五位一体”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新蓝图、解析“社区居民自治样板案例”,让居民认同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形成治理合力。截至目前,已播出《社区大家谈》《我家住在幸福里》《精致幸福里》专栏节目65期。荣成市选树信用典型案例,突出美德示范引领成效。市级每年组织开展多领域、多层次的美德信用宣传月活动,通过信用表彰、信用培训、信用激励、信用承诺、信用修复等方式,大力宣传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社区每周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阵地,将社区居民协商自治情况、楼长单元长履职情况进行公示表扬,累计挖掘信用典型案例468个,推介典型人物60余人次,实现以个体守信激励带动楼宇邻里信用认同。

丰富应用场景信用惠民人人共享

古语云“德不孤,必有邻”。荣成市以“招募城市社区合伙人”“信用大集”等主题活动为载体,结合“信益贷、信益购、信益医”等服务项目,不断丰富拓展实物兑换、就餐优惠、打折服务等惠民应用场景,促进信用成果全民共享。

针对居民参与度不高、信用信息采集面窄等问题,依托“邻里会客厅”,开展“我爱我家”家庭共约活动、“信用社区”“信用网格”“信用楼道”三级联创活动等,实行“2+12+20”信用激励模式,即每年至少举办2场大型信用表彰活动,每年至少举办12次信用兑换活动,吸纳不少于20家商企商圈参与,稳步扩大信用治理影响力。同时将居民日常主动扫雪、提醒关车窗车灯、帮助邻里取收快递等“小微善举”行为纳入社区信用加分范畴,个人信用得分实时轨迹以信用“生长树”的形式终端全景式呈现,年底评选信用星级的居民,可统筹市级信用分数,实现社区、市级信用积分的转化互融,提升居民参与感、获得感、满足感。目前全市居民累计参与信用活动35万人次、同比增长5.3%。为更好提升社区服务品质和质效,今年5月荣成市社区管理服务中心指导组建了幸福社区治理发展中心(民非),设立市、镇街、社区三级(信用)发展基金,将社区治理需求项目化,重点面向国有企业、社会企业、商户招募“社区合伙人”,企业以提供资金、资源等方式参与认领项目,社区以项目冠名等形式为“社区合伙人”扩大广告效应,通过社企联建,互补互利,在增强社区“自我造血”功能的同时,提升商家流量。截至目前,社区(信用)发展基金已募集资金207万元,拓展建立16个智库,发展1000余家“社区合伙人”,签订168万元党建共建项目,实施“社区会客厅改造、夏日送清凉”等37个社区发展帮扶类项目,搭建129个信用应用场景。如崖头街道华侨社区,通过“公益+市场”运营模式,与市供销社、农商银行等单位合作,成立了首家社区社会企业——青阳服务社,不断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推进“信用+治理”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荣成市各社区以网格为单元,打造“信用+议事协商”“信用+矛盾调解”“信用+治理”等特色信用应用场景。设置美德信用岗位,将邻里互助、公共秩序维护等一批治理需求转化为志愿服务岗位,吸纳楼(单元)长、小巷管家(社区通)、物业服务人员、退休老干部等参与信息收集和信用评价,立足自身优势,发挥其在邻里纠纷调解、安全源头巡查、政策宣传解读等方面的作用。以信用激励为抓手,对居民开展“组团式服务”,月内每个网格发动组织楼长、单元长等开展不少于8场次平安夜巡、邻里院落议事、“红色物业”大家谈等活动,撬动居民力量,从源头解决基层治理难题。此外通过开设美德信用集市、信用超市,以喜报、表彰信、实物发放等方式强化美德信用激励,持续提升社区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和积极性。截至目前,城市社区志愿者占全市总人口数的35%以上,志愿者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50万小时。

案例1:幸福大院“变形记”

荣成市崖头街道河东社区双桥小区西侧有5栋居民楼,共三个大院,幸福大院位于最南端,为双桥小区11、15号楼公共院落。过去,双桥小区存在卫生脏乱、路面年久失修、违规停车造成交通拥堵等诸多问题,属于“三不管”地带,小区管理问题一度成为社区治理的“顽疾”。治理前,各大院外来车辆较多,存在停车难问题,社区曾组织居民筹资安装电子停车杆,但部分居民不配合;小区物业也曾规划停车线,但遭到居民投诉停车位减少后被迫擦除。河东社区党委通过深入走访,了解居民诉求和小区核心矛盾后,坚持以“居民事居民议、居民事居民办”为靶向,挖掘信用志愿活动中的优秀志愿者孙福建,作为幸福大院领头人。社区通过陪伴参与式治理模式,指导院落居民组建“大院管家”自治团队,以“自己的大院自己管”治理理念,设立大院会客厅。“大院管家”自治团队发挥自身特长,带动居民参与邻里互助、公共秩序维护等一系列志愿活动。同时,社区依托美德信用加分公示、信用兑换活动、信用表彰大会,以喜报、表扬信、实物发放等方式强化信用激励。在社区与“大院管家”自治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居民渐渐开始有意识地参与院落议事协商。目前,通过开展各类议事协商,成功增设了监控、电子停车杆等设施。针对大院居民没有健身场地、周边商户停车位不足等问题,“大院管家”们带动居民开展议事协商,并主动邀请沿街商户代表参加,通过“车位共享”解决商户停车问题,将部分原有商业停车位改造成健身场地,极大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从停车难、交通拥堵、公共设施缺失到管理有序、设施完备、功能清晰、环境优美,孙福建带领“大院管家”们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链接爱心商家安装纯净水设备,让居民喝上了放心水;会客厅里开展“开心周末”“欢乐假期”等活动,让孩子们放下了电视、手机;发动居民共同参与绘制睦邻文化墙,让大院“容貌”焕然一新,居民间联系更紧密……

案例2:文明之花开满小院

青山社区是荣成市崖头街道城中区的典型老旧小区,辖区现有常住居民3502户,老年人口、特殊群体和外来务工人员居多。青山社区青山南区职工家属院建于1986年,是荣成市最早的一批家属院。其中56号楼出现楼龄长、基础设施老化以及配套不全等问题,整个楼前小院呈现出老旧斑驳状态,居民也因防盗门的阻隔交际越来越少,矛盾纠纷日渐凸显。为此,社区党委牵头,于今年7月打造了“幸福里1号院”。小院在建设过程中,发动居民参与,从主题选定、人员分工到院面铺设、旧墙清理、粉刷彩绘、盆景装饰都是居民经过多次会议集体协商确定。社区党委还通过挖掘荣归故里能人、入户推选楼长、择优聘任微网格长、组建小院服务队,将网格党群服务站落户小院,党员带领小院服务队,每日组织巡逻、点对点帮扶独居老人、及时解决邻里矛盾,同时将小院治理“暴力维权”“设施陈旧”等难点转化为社区公益创投治理项目,引导居民共同参与,群策群力装修打造小院,让小院旧貌换新颜。现在,小院里的居民会客厅和议事角承接居民议事协商、睦邻共建等活动;意见箱和公示小黑板畅通说事渠道,让居务公开更透明;能人工作室承接未成年人书法、绘画、雕刻等公益课;小巷彩绘墙和休闲长廊成为传承非遗文化、促进邻里和谐的主阵地。小院定期举办“党史宣讲”“百家宴”“公益小课堂”等睦邻活动;定期组织聚餐,增进邻里情谊,增强了小院居民的归属感与集体荣誉感。同时,小院服务队骨干积极搜集居民日常参与社区活动、提醒居民关车窗车灯、帮助邻里收取快递等行为,上报社区进行社区信用赋分,每周在居民微信群表扬美德信用行为,让人人尽享美德信用小表彰,引领社区形成守信氛围。小院居民亲如一家,也越来越珍视“幸福里1号院”这块牌子以及它背后所代表的荣誉。如今小院不仅拥有1条信用小巷、1个邻里会客厅、3个“荣归故里”能人工作室、2个五星级楼道,还有议事角、意见箱、休闲座椅和3000平方米院落主题彩绘墙等等,处处洋溢着文明新风。 

来源: 中国社区工作网